過去一年,岳陽市臨湘市按照國家、省營商環境工作統一部署,依托“智慧政務中心”平臺,秉持“便民、高效、廉潔”的服務理念,全面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以更加精準、高效、優質的措施服務企業、服務群眾,市場主體獲得感顯著提升,榮獲省政府“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工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獎。
在羊樓司鎮如斯村便民服務中心,75歲的李定恒老人正在申請辦理老人優待證,出示身份證后,工作人員幾分鐘就完成了申報和辦理。而在過去,這項業務需要跑到市區辦理。
近年來,我市始終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的痛點、難點,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出155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下沉鎮(街道)、村(社區),真心實意解民憂、千方百計促發展,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切實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能辦事、辦成事,實現了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
市智慧政務服務中心主任范順鑫:“目前,我們大廳共入駐了 38 個職能部門、2154 個事項,290 個“一件事一次辦”套餐事項,整合了16 條部門專線 83 個業務系統,累計梳理調整5331個工作流程,精減 3617 個辦事流程,為申請人減少材料 4289 份,減少跑動次數 8264 次,行政許可事項即辦件比例超過 80%,排全省第一。”
這只是我市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的一個縮影。過去一年,我市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不斷創新政策、優化服務、強化落實,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項目建設“大提速”,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積強大動能。
在中非經貿產業園門前,忙碌了一天的建筑工人萬民和工友們走出施工現場后,陸續搭乘建筑工人通勤公交專線,從施工現場回到生活區,全程3公里的路程用時不到10分鐘。
中非經貿產業園員工萬民:“以前我們出行都要走到一公里以外的地方去坐車,現在公交開通以后,我們下了班抬腳就能上車,非常的開心。”
中非經貿產業園是我市與城陵磯新港區合作的首個旗艦項目,項目規劃用地2400畝,總投資25億元,分三期開發和建設,擬建設木材加工倉儲交易、農產品展示交易等7個產業和服務功能區。隨著中櫳、道勝、百林等多家大型企業入駐,在該園區工作的人數日益增加,公共交通出行也成了園區亟待解決的問題。
市龍鑫公交公司負責人金勇:“服務民生、服務產業,是我們交通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了解決園區干部職工上下班出行不便的問題,我們借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的契機,努力克服運力短缺的困難和壓力,打通了園區群眾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2021年,我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撬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以沿江化工企業搬遷、楊橋新材料產業園建設為契機,全市23個部門單位形成合力,對產業項目實行“1+1+1”精準幫扶,按照“一名市級領導、一個市直單位、聯點一個項目”,組團提供一條龍“保姆式服務”,用優質的“軟”環境培育出高質量發展的“硬”條件,讓企業從簽約、開工建設到建成投產享受一條龍服務,助推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