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霧繚繞、寒氣逼人的LNG氣化站
譚勇細致校驗工商用戶的燃氣表具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潘錫珩 通訊員 吳鈺娟 朱煒杰
虎年第一波寒潮剛過,天然氣用氣量依然在高位運行,日用氣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近200萬立方米。武漢市燃氣集團全力做好統籌調度,在開啟平安鋪儲氣庫外,經報武漢市能源局同意,及時啟用安山儲氣庫,武漢市燃氣集團所屬武漢市天然氣公司也積極協調上游供氣單位,通過不計成本采購管道氣與液化天然氣來保障居民用氣平穩,確保供氣范圍內無一戶停限供。同時,工作人員做細服務,對商業用戶燃氣表進行校驗維護,確保計量準確和使用安全。
作業現場零下15攝氏度
進入2月份以來,江城日用氣量始終居高不下。面臨巨大的保供壓力,武漢市天然氣公司緊急啟用平安鋪LNG氣化站,通過24小時連續運轉進行應急保供。
LNG是經過壓縮后的液態天然氣,通過槽罐運輸車源源不斷送到平安鋪LNG氣化站,啟用時經過專業的設備重新變成氣態,送入城市燃氣管網供千家萬戶使用。
這里可能是武漢最冷的地方。23日上午,武漢多云轉晴,氣溫約6℃,走進這座氣化站的工藝區,整個區域云霧繚繞好似蓬萊仙境。近一人高的霧氣中寒意逼人,溫度低達零下15攝氏度。在這種環境下連續工作,對天然氣工作人員來說無疑是一種嚴峻的考驗。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LNG溫度約為零下162℃,在氣化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熱量,周邊空氣中的水分子凝結成霧,是一個正常的物理現象,就像在夏天打開冰箱門看到冷氣飄出。
連續12天有效補充供應
氣化站內有6個巨大的LNG儲罐和四個高高的塔狀氣化器。工作人員介紹,槽罐運輸車將LNG送來后,就輸送到這幾個儲罐內存放,再通過氣化器轉換成氣態的天然氣,并立即送入燃氣管網補充供應。
為確保天然氣穩定供應,工作人員需要對槽車送來的LNG進行24小時連續卸車,在整個卸車過程中工作人員還要時刻監控現場的壓力表,以保證卸車安全。
據介紹,從2月11日至今,平安鋪LNG氣化站與安山氣庫“雙開”,累計輸送天然氣2000余萬方,有效補充了管網供應。
專人服務工商用戶燃氣表具
那邊晝夜運轉連續保供氣化外輸,這邊則在一線守護著用戶的正常用氣。
23日上午10時許,武漢天然氣漢口抄收中心表具組工作人員譚勇,正在對三眼橋北路一家餐廳的表具進行例行校驗維護時,突然接到公司的電話:東西湖區一家單位的食堂突然無氣可用,懷疑是燃氣表發生故障。
“必須馬上解決,否則上百名員工的午飯將受到影響?!弊T勇和同事們緊急趕到現場,經過一番檢查,他發現是表具出現了機械故障導致不能正常運行。檢查出原因后,譚勇將表具拆卸下來,進行配件更換維修,短短十幾分鐘,表具就恢復了正常,食堂也能繼續準備午飯了。譚勇告訴記者,他的本職工作是為工商業用戶做表具維護和校驗,遇到緊急情況也需要立即進行支援,“工商用戶的表具一般2-3年就要拆下來,清洗維護后送到第三方機構進行校驗。在這期間我們會為用戶裝上備用表,保證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