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周丹
2月19日,武漢市民王東(化名)和朋友一起,在漢口江漢路一家密室逃脫門店消費時,感覺主題涉黃,心情不適。隨后,他向相關部門投訴。
新鮮刺激、代入感強、社交性強……種種因素疊加,讓密室逃脫成為年輕人娛樂、減壓的熱門去處。這也是這種新興業態,悄然超越KTV、桌游等傳統文娛消費活動,一躍成為Z世代社交“新寵”的原因之一。
除了帶給玩家們強刺激的體驗,這一“社交新寵”能否帶來更多的價值呢?
如今,國內的密室逃脫產業,在全球范圍內都處于領先地位,且相關產業鏈迭代速度很快。例如有的密室行業從業者正著手破圈,開發“沉浸式旅游”,探索“文旅+”等產業;有些商家則開始嘗試運營親子類項目,探索“教育+”等領域。
行業正朝著好的方面發展,是我們愿意看到的,也是我們對新興業態應當給予的發展空間。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作為線下沉浸式游戲,密室逃脫行業也有其特殊性。正是因為受歡迎,人群匯聚,疫情防控、安全問題等就不容忽視。
今年春節期間,32歲的武漢劉女士(化姓)在密室逃脫游戲中摔傷,導致左腳3處骨折。這樣的案例,在全國范圍內屢見不鮮。在網友消費評價中,涉黃、涉暴等關鍵詞更是頻頻出現。
我們也留意到,為治理行業亂象,去年以來,針對密室劇本殺的管理辦法不斷細化。今年1月,上海市文旅局正式發布《上海市密室劇本殺內容備案管理規定》,上海成為全國首個正式將密室劇本殺納入管理的城市。2月,遼寧發布《遼寧省密室劇本殺管理規定(試行)》,要求劇本、場景設置等內容不得含有淫穢、色情等內容。
這些規定的出臺,體現了監管部門既給新興業態發展留出空間,又嚴肅杜絕安全隱患、抵制低俗不良內容傳播的原則。
武漢市相關部門也在行動。
武漢市文旅局表示,若商家設定的密室逃脫主題內,含有違背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內容,消費者可隨時舉報,執法人員將迅速跟進核查。
涉及消費糾紛、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武漢市市場監管部門、公安部門也將調查處理。
我們呼吁,密室逃脫行業的從業者們,應當積極擁抱監管,合法合規經營,才能走得更長遠、更穩健。玩家們也能在“有驚無險”的游戲中得到真正的放松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