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希 李輝
視頻剪輯 李輝
通訊員 吳曉
從解決溫飽到奔向小康,從經濟大發展到生態大保護,武漢新洲漲渡湖水上森林是最有力的舉證人,雖然它只有300畝。
空中俯瞰1.5公里杉林
5000多株池杉組隊而成的水上森林,距漲渡湖僅數百米,與長江直線距離不過5公里。
網紅水上森林、武漢最大鷺鳥天堂,這片池杉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會被貼上如此美好的標簽,因為它們在1974年是作為用材林植根于此,小目標是解決溫飽問題。
空中俯瞰1.5公里杉林
近半世紀過去,這片池杉從用材林嬗變為生態林。
去年11月底,緊鄰“水上森林”又新栽2000棵池杉幼苗,其家族正不斷擴大,生態底色越描越濃……
新栽的2000棵池杉幼苗
保護:從土壤水質到空中飛鳥
今日上午(24日),極目新聞記者前往漲渡湖水上森林,車行河堤上,距其100米遠時,未見群鳥飛,但聞鳥語響,實乃大自然鳥語林。
漲渡湖,鷺鳥天堂
沿著木棧道走近細觀之,夜鷺、白鷺藏在池杉林深處,不時飛起又藏身。“鳥兒很聰明,你看它們的鳥巢都建在森林核心圈里。”新洲區林科所是水上森林責任單位,所長徐峰衛介紹,此棧道于2018年修建在水上森林外圍,滿足市民觀鳥的需求,又不驚擾它們。
“2005年時修過一個棧道,因距離鳥有點近,后來就拆除了。”該所書記陶桂林回憶道,2018年下半年,水上森林從喧鬧的網紅聲中緊急按下暫停鍵,閉門謝客半年,重新調整步伐后再出發。
漲渡湖,鷺鳥天堂
幾千只、1.2萬只、1.6萬只,到目前穩定在2萬只左右,從2016年開始,漲渡湖濕地保護區每年冬季的鳥兒團隊在不斷壯大,“其中鷺鳥的地盤主要在漲渡湖水上森林,每年冬季1000只左右,夏季鷺鳥最多,達到5000-6000只。”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說,鷺鳥是漲渡湖水上森林鳥類的主角,是其最閃亮的招牌,也是武漢鷺鳥繁殖最集中和數量最多的地方。
鳥兒越多越好,也帶來新煩惱——鳥糞污染水質。
“每年冬季都要將這片水域抽干,讓土壤曬曬太陽。”徐峰衛說,前段時間剛曬過太陽消過毒。
消毒是基礎,活水是關鍵。陶桂林介紹,水上森林水位一般在1-3米,目前水位1米左右,待3月份就灌至3米左右,此外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引水進來,將此處的污水經過水上森林周邊生態水渠凈化后再排除,形成一個生態循環。特別是夏天,每天的水都是流動的。如果汛期長江水位達到一定高度,就從長江引水到漲渡湖,再通過漲渡湖主港流到此。
魚兒是助手。新洲區林業局濕地辦主任宋春明介紹,每年春季按一定比例投放能幫助凈化水質的魚苗,比如鳙魚、草魚和青魚等,每年冬季進行生態捕撈。
漲渡湖,鷺鳥天堂
當然,平日還有工作人員劃著小木船清理水上的羽毛和垃圾。
徐峰衛笑說道:“別小看這片水上森林,咱們的保護,可是水陸空全方位的。”
溯源:上世紀70年代走來的森林
鷺鳥為何偏愛漲渡湖?
顏軍笑著說:“鷺類喜歡在樹上筑巢,這片池杉林正好在水中,水中又有魚,有水有魚,正合它們胃口。” 其實,這片池杉起初是栽植在陸地上的。
“你看水中的池杉,其主干靠近根部的部位粗壯得像個秤砣,這部位是常年在水下的,而水上主干就明顯瘦一些,一個人就抱得住。”徐峰衛說。
陶桂林指著一棵長在水上森林岸邊的池杉補充道:“這棵長在陸地上,主干從上到下筆直粗壯,一個人沒法環抱。”
這片池杉林是怎么來的?
漲渡湖,鷺鳥天堂
徐峰衛講述了它們的身世:根據《新洲區林業志》記載,1973年10月,新洲縣林業科學研究所正式掛牌成立,1974年3月黃岡地區林業局研究決定,將黃岡地區林科所培育兩年生的水杉、池杉苗共計34600株無償調撥給新洲縣林科所營造速生豐產林基地,這片池杉就來源于此。
怎么變身為水上森林的?徐峰衛介紹,當時為充分利用地力,提高單位面積經濟效益,科研人員根據水、池杉的生物學特性,按照成林郁閉程度,在林下采用林糧、林油、林藥、林菜、林菌兼作,并在池杉林下灌水養魚養鴨,形成林——魚——鴨——鳥等一條龍生產,取得顯著效益,為此他們的科研項目《立體林業結構綜合技術開發研究》在1987年12月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多個獎項。
“當時這片池杉就是為解決溫飽問題作為用材林來發展的,現在作為綠色發展的生態林了。”在新洲區林科所工作30多年的陶桂林感慨道。
未來:1.5公里長的杉林已現雛形
從空中俯瞰,水上森林沿著河堤一側,依次還有兩片樹林,林下有步道,將三者串聯一體。
“一片是1974年栽植的90畝水杉,一片是2018-2019年將苗圃地上新栽的萬余株池杉,約230畝。”徐峰衛介紹,這三片樹林共計600多畝,形成長約1.5公里的杉林,新栽的230畝池杉有望在過幾年再變成一片水上森林。
河堤另一側,是新栽的一片小樹苗,與之相呼應。“這是去年11月底剛栽的2000棵池杉,開春后就會呈現一幅新圖景,明年來看就更有氣勢了。”池杉生長速度快,陶桂林滿懷期待。
新的圖景不僅于此。70個車位的生態停車場、生態廁所也已備好,“每個停車位都有池杉立在一側。”徐峰衛說,這是在雜林中改建的停車場。
“去年春節來此,就為車位犯愁,建了一個停車場,太好了。”市民李先生為此點贊。
漲渡湖,鷺鳥天堂
滿足游客的需求也是有度的,否則鳥會受到驚嚇而飛走了。
“堅決禁止在水上森林附近建餐館。”徐峰衛說,每年節假日和11月份是人流量最大的時候,而水上森林只是漲渡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保護區不是公園和旅游景點,所以也請大家有序來親近大自然,附近的街道餐館就可以解決吃飯問題。
水上森林入口處的紅葉碧桃已萌芽,4月份,牛背鷺就會回來筑巢繁殖……在這里,咱們靜靜傾聽大自然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