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變美了!
小區干凈整潔,街道井然有序,河水清澈蜿蜒,公園綠意盎然,環境舒適又宜居。
黨政機關煙頭不落地,市場商圈經營不出店,大街小巷車輛停放整齊,社區樓棟垃圾分類清晰,市容秩序規范有序。
外在顏值的變化,源自文明素養的提升。
不見白色垃圾、不見煙頭、不見積存垃圾、不見出店(線)經營、不見亂停亂放……
如今,宜昌市夷陵區結合文明典范城市創建,深入開展市容環境秩序“十不見”專項行動,讓群眾幸福看得見。
“十不見”變“全不見”——
門衛師傅工作“閑下來了”
“小區環境好了,大家住著舒心,我工作也輕松多了!”2月23日,夷陵區小溪塔街道錦江苑小區,門衛黃師傅悠閑地曬著太陽。
66歲的黃文金,負責小區門衛、垃圾分類督導及公共場所環境秩序。身兼“數職”的他,以往總是忙個不停:“一邊拿著掃帚掃地、一邊盯著門口,碰到亂停車堵住道路的,還要通知業主下樓挪車。”
從“大忙人”到閑著曬太陽,黃文金的“清閑”,始于深入開展的市容環境秩序“十不見”專項行動,實施垃圾分類定點定時投放,增劃停車線,刷白美化樓道,規范“蜘蛛網”飛線。
此外,通過下沉黨員和志愿者的引領示范,廣泛宣傳動員居民主動參與清雜物、去油污、拾垃圾、撿煙頭,持續刷新“家門口的風景線”。
現在,走進小區,垃圾不見了、停車不亂了,每個單元樓還打造書香滿園、黨員先鋒、綠色環保、孝老愛親、鄰里和諧5類樓道品牌。
“讓‘十不見’變‘全不見’。”黃文金信心滿滿。他說,前不久小區評上“全區最美樓道”,今年社區和居民還將共同努力打造示范小區。
規范經營不出店——
水果店老板“忙起來了”
與黃文金的“清閑自在”不同,經營水果店的楊師傅最近卻有點“忙不過來”。
楊師傅的小店位于夷陵城區中心地段正安街,以銷售水果、土特產為主。為吸引顧客,過去,他常在店門口的臺階和人行道上,擺放促銷打折商品。
幾天前,夷陵區城管交通執法大隊巡查,發現楊師傅存在出店占道經營行為,工作人員立即進行宣傳教育。經過執法人員耐心勸導,楊師傅當即將占道物品搬至店鋪內,打掃干凈門口衛生。
“現在門口干凈暢通了,光顧的顧客反而更多了。”楊師傅喜滋滋地說。
“十不見”行動開展以來,該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采用“白+黑”巡查、“勸導+糾正”宣傳等方式,規范出店(線)占道經營446起、清理流動攤販720起,推動市場及周邊環境秩序整潔有序。
根治“頑瘴痼疾”動真碰硬——
亂扔煙頭,開出首張罰單
街亂扔煙頭被抓現行,罰款50元!2月22日,夷陵區開出“十不見”專項治理首張罰單。
推進“十不見”,夷陵動真碰硬——
推進“綠色企業”“綠色商超”創建,大型商超全部更換為環保無紡布或可降解購物袋;
3200多個公共場所開展“不見煙頭”大排查,垃圾收運實行全天候16小時作業制,40名執法人員常駐市場進行管理;
推行1名大隊領導、1名民警和多名輔警的“1+1+N”勤務模式,網格化管理車輛停放,規范車輛亂停亂放300余次;
組織黨員干部下沉社區開展“敲門行動”,動員引導居民共同參與“十不見”,清理整治老舊小區及背街小巷野廣告390處、亂牽亂掛236處、樓道雜物56噸。
“根治市容環境秩序‘頑瘴痼疾’,讓城市‘一塵不染’,把推進‘十不見’行動作為補齊民生短板、建設美好家園、創造幸福生活的一項民生實事落地落實。”夷陵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璐 通訊員 袁平 姚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