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王畢勇)2月25日,筆者來到位于黃岡市黃州區西湖二路的安居小區發現,該小區的危墻已被拆除,排水設施得到改造,該小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一系列改造,將極大解決小區安全隱患、內澇等問題。
拆除圍墻現場。通訊員 供圖
“以前,每次遇上下雨天,我們這個小區幾乎逢雨必澇,特別是圍墻旁邊,積水排不出去,大家都認為是對面西湖華庭小區的水排不出去流過來的,鄰里關系矛盾嚴重。”安居小區居民陳女士說。
據了解,安居小區建成于1997年,因靠近遺愛湖地勢較低,加上當初埋設的排水管道口徑小,一下雨就會發生內澇,遇到雷雨天氣,積水時常深至小腿,存在較多安全隱患,居民們對此苦不堪言,曾在網絡上發帖子戲稱居住的是“淹居”小區。
與安居小區僅一墻之隔的是西湖華庭小區,2020年汛期,黃州連降大雨,西湖華庭小區出現嚴重內澇,部分居民出門甚至需要皮劃艇。圍墻兩邊,兩個小區都因內澇嚴重而在全市有名。
拆除圍墻現場。通訊員 供圖
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后,情況開始有了轉機。“剛開始,我們在每個小區設置一個應急排水閘,但經過大雨的檢驗后仍然不能解決問題。”安居社區黨支部書記歐運英說,“經過調研,我們發現,兩個小區彼此封閉,排水路徑不通暢,小區圍墻常年被水浸泡,已經發生傾斜。”
于是,歐運英開始與居民溝通,著手研究拆除危墻治理內澇工作方案。“危墻拆除,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兩個小區打通后方便鋪設排水管道,積水的問題也解決了。此外,空出來的地方還可以建停車場,進行老舊小區改造,一舉三得”。
翻新的小區道路。通訊員 供圖
經過多方做工作,小區的危墻被拆除,排水設施得到改造。改造后,原有無法使用的舊管道被更換,新鋪設雨水管網200米,新建雨水井30座,增加雨水地漏100個,抬高樓棟入戶道路,讓居民們從此遠離水患。
此外,在黃岡市應急管理局的指導和幫助下,該小區通過編制社區災害風險圖、在樓棟張貼減災明白卡,完善應急避難場所疏散點,建設微型消防站、應急物資儲備中心等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全面提升了社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獲得“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稱號。
由于改造成效顯著,安居社區的經驗被黃岡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