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余瑾毅、通訊員陳夢圓、楊敏)2月25日下午4點,武漢市第一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來自武漢市第四醫院的95后護士孟新博正在接受持續7小時的造血干細胞采集。他說,這是“換一種方式救人”。
今年24歲的孟新博是武漢市第四醫院心胸外科的一名護士。2019年參加工作時,孟新博就報名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父親一直定期無償獻血幫助他人,他的血液曾經幫助過很多人,現在我希望我也可以。”孟新博說。
2021年12月,孟新博接到初步匹配成功的通知,這讓孟新博感到驚訝且激動。身為醫療工作者,他深知對于很多血液病患者來說,造血干細胞移植是唯一的治愈手段。
“我加入骨髓庫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幫助到血液病患者,現在成功了,就意味著有一個患者可能有了生存的希望。”孟新博當即同意進行高分辨檢測復核。工作人員隨后來到武漢市第四醫院,為正在工作的孟新博抽血復核。年前,孟新博完成了捐贈造血干細胞需要完成的各項體檢,確定可以捐獻。當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工作人員再次征求意見時,孟新博仍然堅定地回答“愿意捐獻”,并確定于2月25日捐獻造血干細胞。
“我知道可能會有一點疼,但是對于挽救一條生命來說,這算不了什么。”孟新博說。25日,歷時7個小時,造血干細胞采集順利完成。隨著造血干細胞被分離、封存,這份來自江城的滾燙大愛,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重燃生命的希望。
孟新博所在科室護士長楊敏介紹,這已經不是孟新博第一次讓他們吃驚和感動。在2020年,武漢疫情最嚴峻的時刻,參加工作僅半年,正在老家遼寧休假的孟新博得知武漢市第四醫院成為新冠肺炎患者定點醫院后,義無反顧踏上返程。克服機票改簽、火車停運等重重困難,經歷三次改簽,經停四座城市,逆行2300公里,孟新博返回崗位,與同事并肩作戰。
據悉,湖北省已有504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為他人送去“生命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