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宜昌市伍家崗區,交運集團宿舍背后的小巷里,空氣清新,路面整潔,居民坐在石桌旁擇菜、聊天,煙火氣十足。
“過去,亂搭亂建,污水橫流,又臟又臭?!?2歲的居民李元平說,不足百米的路上違章建筑密集,消防通道被占用,人難走、車難行,大家苦不堪言。
去年,伍家崗街道辦事處綜合執法中心隊員歷時5個月,上門做通19戶居民思想工作,拆除違章建筑488平方米,啃掉困擾多年的“硬骨頭”。
今年1月,伍家崗街道在全區2021年度城市管理綜合考評中排名第一。
成了“一家人”
范春華原是伍家崗區城管局伍家崗街道城管中隊中隊長。
2020年11月,該區啟動街道管理體制改革,范春華等47名城管執法隊員連同執法權,下放到伍家崗街道辦事處綜合執法中心,工作職能不變,歸街道統一管理。
“進了一個門,就是一家人。”街辦副主任覃俊一席話讓范春華內心溫暖許多。接下來,一系列舉措讓他吃下定心丸。
伍家崗街辦就近騰出一處300平方米的場地,供隊員辦公、休息;配套食堂服務,保障隊員準點吃飯;組織部門任命范春華為中心主任,副科級別。街道還組織單身青年聯誼會、演講比賽等集體活動,讓隊員更快融入新環境、大家庭。
很快,范春華發現變化。過去,城管與街道間彼此陌生,若要拆除一處違章建筑,各自“單兵作戰”;現在,大伙齊心協力一起干,工作好開展了。
覃俊也看出不一樣。過去,轄區群眾向城管部門投訴,要層層轉交,處理起來費時間;如今,溝通便捷、行動高效、處理及時,不少事情隨叫隨到,當天就能解決。
專啃“硬骨頭”
位于伍家崗街的交運集團宿舍,建于上世紀80年代。一棟樓7個單元,住著121戶居民,大部分為私房。
樓房背后,有一條寬約5米的消防通道。多年來,少數居民違章圍地建房,有的用作廚房或雜物間,有的用來出租。居民李元平回憶,該樓地勢較低,加之設施老化、下水通道擁堵,平日污水橫流、臭味撲鼻,一到下雨,雨水就往屋里涌,存在安全隱患。“住著提心吊膽,希望早點改善居住環境。”居民們翹首以盼。
去年4月,街道綜合執法中心副主任劉大鵬接到任務,要求做通群眾思想工作,動員拆除違章建筑。
第一次到現場,35歲的劉大鵬頭皮直發麻?!斑`章建筑一間連一間,人都走不進去?!狈课萆婕?9戶人家,違建面積超過488平方米。
劉大鵬試著與一位居民交流,希望他主動拆除雜物間?!拔壹曳孔颖饶隳挲g都大,憑什么拆!”劉大鵬被居民轟了出來。
他并不氣餒,請人設計了一張當地改造效果圖。拿著效果圖,他和王家河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有的老人想不通,他們就做子女思想工作,不厭其煩地講政策、說利害關系。5個多月后,巷口一居民終于同意率先拆除違建廚房。此后,不少居民找到劉大鵬,主動要求拆除自建房屋。
“拆了好,敞亮,住著舒服?!比缃?,居民們碰到劉大鵬,總要拉他聊會天,親得像一家人。
大家嘗甜頭
2月24日,伍家崗街城中半島小區7棟,樓頂天臺干凈整潔,居民任桂香晾曬衣物得心應手。“終于不用繞彎了,也沒有散落的菜葉和土,干凈衛生?!彼χ痤侀_。
過去,該小區居民習慣拿泡沫盒種花種菜,不大的天臺被圈成一塊一塊,有的還澆水施肥,氣味難聞。去年,小區所在的沈家店社區黨委書記肖艷向綜合執法中心求助,執法隊員征得居民理解后集中執法,協助清除泡沫盒等雜物,這一現象至今沒有反彈。
該小區旁還有一處大型菜市場和一個學校,流動商販多,管理難度大。街道綜合執法中心專門在這里成立一個城管驛站,設立一名路段長協助管理。路段長詹成亮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該站的主要職責是勸阻流動商販占道經營和商戶出店經營,協助交警維護學校附近交通秩序等。2月24日16時30分許,記者在現場看到,學校周邊秩序井然,人車通行有序。
如今,城管職權下放已成為伍家崗區深化街道管理體制改革的生動注腳。
2021年7月,配合全民疫苗接種,伍家崗街道在區市民活動中心設立1000多平方米的接種點。接到任務后,綜合執法中心20名隊員連夜搬運200多張塑料凳、15頂帳篷,搶出一面長約500米的圍擋墻。
此后,隊員們又參與現場秩序維護,每天兩班倒,每班4人,早上6時30分準時到崗。該中心還組織車輛,接送老年人注射新冠疫種,最遠的往返近50公里。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