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余瑾毅、通訊員顧俊芳、吳旭晴)因羨慕妻子摘鏡手術的“顏值”和便捷,武漢一男子準備做個“同款手術”,看似普適的手術,卻因其自身身體條件所限,無法實現(xiàn)。2月27日,武漢普瑞眼科醫(yī)院屈光近視手術專科另辟蹊徑,在其眼內植入“隱形眼鏡”,夫妻二人實現(xiàn)同樣的手術效果。
武漢市武昌的夏先生今年30歲,近視400多度,戴眼鏡已快20年,鼻梁上厚厚的鏡片讓愛好運動的他苦不堪言。4年前,夏先生的妻子在武漢普瑞眼科醫(yī)院通過全飛秒激光近視手術成功解決了近視問題,術后看東西比之前戴鏡還要清晰,夏先生感覺到妻子氣質也有所提升。半年前,羨慕不已的夏先生來到該院,準備接受同款手術。在初查時,他被告知患有間歇性外斜視,且隨年紀增大或會加重,需先治療斜視。在妻子的鼓勵下,夏先生通過斜視矯正手術恢復了正常眼位。
今年2月14日,夏先生再次來到該院,各項檢查結果理想,唯獨角膜一項“亮起紅燈”。檢查顯示,夏先生的角膜厚度卻只有482微米,不適合激光類的近視手術,夏先生再次失望。
“激光近視手術是一種‘減法’手術,通過切削角膜來實現(xiàn)度數(shù)的矯正,正常人的雙眼角膜厚度在500—550微米之間,夏先生的角膜厚度和度數(shù)換算后,不適合切削。”該院屈光近視手術專科主任關念綜合考慮后決定,夏先生可以用“加法”完成近視手術方式,即在眼內精準植入一枚人工晶體,猶如植入隱形眼鏡,實現(xiàn)其摘鏡愿望。
得知該摘鏡方式后,夏先生重燃信心。經過20多項精細的術前檢查,夏先生各項檢查合格,可以手術。“ICL晶體植入手術也并非人人適合,角膜情況、前房深度等都是手術的考量標準。”關念介紹。
2月27日,關念為其實施了雙眼精準ICL晶體植入術。術中,在導航指引下,關念在顯微鏡下手術,從眼前段到眼底都清晰呈現(xiàn),實時查看眼睛各個部分情況,讓晶體植入更加精準。當天,夏先生已能清晰看見周圍事物。
據(jù)悉,由于符合“普瑞慈善光明基金·陽光愛眼關愛計劃”的援助條件,夏先生還獲得了1000元的摘鏡援助金。這是武漢市慈善總會針對省內有眼健康需求的群體開展的公益項目,凡是3-45歲近視人群治療可享受200-1000元公益援助,目前已有480多位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