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空求證奇思妙想——記武漢大學“啟明星一號”研制團隊

2022-02-28 07:19:21 來源:湖北日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佩雯 通訊員 吳江龍 張學敏

“啟明星一號”是我國首顆可見光高光譜和夜光多光譜多模式在軌可編程微納衛星,以學生為研制主體,具有低成本、快響應和靈活性等特點。

如此高精尖的衛星,為何學生是研制主體?學生是如何參與的?未來“啟明星一號”將有何應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了解這顆“學生造”衛星背后的故事。

“真沒想到,學生也能造衛星!”

“我們能夠主動設計‘啟明星一號’的觀測任務,精準操控衛星的速度、位置和角度,獲得我們想要的各種定點數據。”博士生張雪峰向記者演示了衛星的模擬工作情況。在衛星模擬系統上,一顆張開翅膀的“小盒子”劃過地球上空,坐標數值、飛行速度不斷變換,衛星下方的視野也逐漸開闊。“如果配備專門的望遠鏡,甚至能觀測到這枚小小的衛星。”高級工程師沈欣說。

2018年,武大曾成功發射“珞珈一號”衛星,但學生主導造衛星,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武大宇航研究院教授巫兆聰向記者介紹,研制“啟明星一號”的想法,最初就來自于學生。在2019年5月的一場畢業論文答辯上,學生們暢所欲言,提出了許多新穎的想法,但由于當時的衛星數據多數依賴國外,并且大多數據不能滿足研究需要,這些想法無法落地。武大宇航研究院教授金光提出,宇航院有技術、有實力,為何不能研制設計自己的衛星呢?經過學院研究,“啟明星一號”的研制很快便提上日程。

金光表示,為了集結優秀學生參與,團隊在武大廣發海報:“無論是本科生還是在讀研究生,只要是有志于航天衛星研制的同學都可以報名。”這一舉措吸引了不同學科背景的同學報名參加選拔,有的同學本科來自于電子信息專業,有的則來自軟件工程專業。來到宇航院后,同學們被分為8個小組,有的負責數字衛星系統的搭建和調試,有的負責地面數據的處理,他們的專業能力在“啟明星一號”的研制中得到了充分的整合與發展。“目前團隊中,從本科生到博士后,共有50多名學生參與,其中本科生20名左右。”金光說。

“真沒想到,學生也能造衛星!”衛星發射前,回望自己幾年來的努力,博士生黃淑娟感嘆。從事夜光遙感影像應用研究的她,本科階段就參與到“啟明星一號”的設計制造中,“在大一大二的時候,老師帶我們去武漢地面站參觀,那時我想衛星離我們好遙遠。今天能見證自己參與研制的衛星上天,我感到非常榮幸。”

完成科研到應用的閉環

巫兆聰表示,武漢大學遙感學科連續5年排名全球第一,但在培養遙感領域復合型人才方面,此前曾存在兩個難題:數據受制于人,許多創新嘗試無法深入;硬件制造環節缺失,學生們的創新工作急需一個實驗場。

為什么要以學生為主體研制“啟明星一號”衛星?可以說,“啟明星一號”是一枚紐扣,幫助合上衛星從科研到應用的閉環。巫兆聰解釋,有了“啟明星一號”這個“空間實驗室”,學生們可以突破教材、論文、課堂的有限知識,按照他們的創意設計應用方案,通過衛星的研制、發射、監測,全面熟悉掌握衛星相關技術及應用,得到珍貴的一手數據,從而驗證他們當初的奇思妙想是否合理、是否可行。

“紙上得來終覺淺,決知此事要躬行”是很多同學的共同體會。碩士生周昊在“啟明星一號”研制過程中負責傳感器集成和測試。1月下旬,他曾遠赴海南文昌,對“啟明星一號”衛星的部件進行最后的測試,發射當天,他也在文昌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測試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在于學習多種傳感器的原理。”談起“啟明星一號”的測試過程,周昊表示,傳感器涉及廣泛的知識面,一旦沒有理解傳輸協議,或者軟硬件出了問題,都需要系統性地排查,這也對他的動手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機是測得最多的,為了安全發射,所有部件我們都要反復進行測試,平均每個部件要測10次左右。”

學生們的創新思路在“啟明星一號”上也得到了呈現。過去夜光衛星拍攝的圖像大多為黑白兩色,在導師李熙教授的指導下,博士生李津津提出:是否能讓遙感圖像“帶點顏色”?以紅綠藍為主的色彩顯示過于簡單,因此李津津和團隊嘗試在紅綠藍基礎上又增加了深藍、淺藍、深黃、淺黃等多種顏色,并參與到圖像參數的調整,讓畫面顯示更加完善。“我們給予學生創新的土壤,由學生主導研制衛星,這在全國來說都很少見。”金光說。

“啟明星”數據將對全世界開放

衛星研制過程中,李德仁院士、龔健雅院士、曾國強教授等專家給予了很多指導。作為項目具體負責人,金光教授、毛慶洲教授、張學敏副教授帶領學生開展衛星技術參數討論、衛星總體設計、衛星裝配測試,攻克了衛星一體化設計、載荷研制、姿態控制等難關,積累了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并將最終的研發費用降至500萬元,發射費用約300萬元,做到了效益最大化。

“在我們心中,‘啟明星一號’是一座里程碑!”“我們能做更多創新性、個性化的實驗嘗試!”武大“學生造”衛星成功發射入軌,極大鼓舞了同學們的自信,與此同時,有關后續研究也在陸續展開。

武大宇航研究院教授李熙介紹,“啟明星一號”搭載了全球第一顆8譜段夜光相機,在即將開展的全球夜光遙感觀測活動中,相機將從太空俯瞰地球,在夜晚捕捉城市發光分布情況,從而反映社會經濟活動的變化。“傳統夜光遙感搭載的相機最多只有3個譜段,那么8個譜段能看到什么東西,我們非常期待。”李熙說。

“未來‘啟明星一號’的數據將對全世界用戶免費開放。”李熙補充,目前團隊已經收到了來自聯合國衛星中心、地球觀測組織等多家機構的幾十份數據拍攝需求,“他們都對我們衛星的數據產生了極大興趣。我們相信,‘啟明星一號’的發射不僅能提升武漢大學的科研實力,也能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一定的力量。”

據了解,“啟明星一號”衛星發射后,武漢大學還將依托宇航研究院,發射“珞珈二號01星”“珞珈三號01星”“珞珈三號02星”。武漢大學副校長吳平表示,從“珞珈一號”到“啟明星一號”,武大師生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技術突破,以學生為主研制衛星的舉措是武漢大學充分發揮科研優勢,將科研育人落到實處的具體體現。

責任編輯:ERM523

最近更新

向太空求證奇思妙想——記武漢大學“啟明星一號”研制團隊 哮喘發作擅自過量服用激素類藥物,婆婆竟出現神志不清
“大玩童”公園內玩起了遙控軍艦和坦克 湖北恩施籍在烏留學生:已第一時間做好登記,期盼早日回家
光谷管道機器人“瓦力”在南非大顯身手,每年還用于武漢排水管網巡檢 身著漢服可免票,羅田燕兒谷漢服節相約春天
襄州小村成立“鄉賢聯誼會”,回饋桑梓傳遞鄉情 專家解讀俄烏局勢走向:俄方沒想過打一場持久戰,已基本達到去軍事化目的
武漢大學生寒假和媽媽一起在家鄉戰疫情 青島一景區附近突發山火,村民:直升機撲救,數十量消防車增援
店主回應“98萬元拍下河南太昊陵朝祖會攤位”:帶了100多萬現金競拍,現場交了錢 武漢加緊推進防洪排澇工程建設 確保汛前完工
地鐵工地有了防塵“金鐘罩” 【地評線】東湖評論:為愛插上翅膀,讓少兒自由飛翔
周末我省暖意融融 下周兩輪降水來襲 武漢公布首批37個義務植樹點 3月1日開通網上報名
老人遺失治病錢焦急求助,民警耐心調看監控幫助尋回 鐵絲捆人欲推下“天坑”,男子豎威換來七個月刑期
團風縣數千噸荸薺因多雨天氣滯銷,當地村民求助媒體為優質荸薺打開銷路 超方便!蔡甸區開通“上下班專線車”,4萬余名員工可免費坐
全國唯一!湖北省恩施州入選2023年度世界地質公園推薦候選地 參加社會服務代替通報批評和罰款!《荊門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3月1日起施行
湖北一駕校教練酒后駕駛被嚴處遭解聘 新春走基層|絕活都是苦練出來的,浠水縣雜技團學員訓練見聞
創意微視頻|江山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小日子與大夢想 中國家庭的十年之變
關注罕見病!專家呼吁: 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是關鍵 極目新聞“3·15維權直通車”家電專場來了,3月1日歡迎來電咨詢
全長10.3公里!武漢一西向大動脈計劃下月開工,吳家山高架將被拆除 見證“荊”彩答卷丨“雙城”變同城,幸福感更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果冻传媒国产电影免费看| 美女扒开大腿让我爽|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免费播放|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69|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欧美美女与野兽免费看电影| 免费v片在线观看无遮挡|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a三级三级野外|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 2021麻豆剧果冻传媒入口永久| 天天操天天干天搞天天射| 东北大炕王婶小说| 日本3p视频在线看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二区一区|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最近高清日本免费|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男女一级做片a性视频| 华人生活自拍区杏吧有你| 色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欧美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男人的天堂欧美| 免费污污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另类视频第一页| 老妇激情毛片免费| 国产一区二三区| 英国video性精品高清最新|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黄色福利视频网站| 国产成社区在线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