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星一號”衛星。(武漢大學供圖)
“啟明星”衛星研究團隊的主力軍是武漢大學學生。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湖北日報訊 (記者田佩雯、通訊員吳江龍)2月27日11時06分,文昌航天發射場,隨著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滿載武大學子航天夢的“啟明星一號”微納衛星成功啟航。據衛星發射場反饋消息,當天14時11分收到測控信號,衛星已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一切工作正常。這顆衛星后期將為空天信息領域人才培養提供實驗和教學數據,為更多有志青年啟明航天夢想。
該衛星由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牽頭,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北珞珈實驗室等空天信息相關單位協同,以武漢大學測繪遙感相關院系在校學生為研究主體,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有關院所參與研制。
“啟明星一號”整星重量19kg,裝備可見光相機及紅外相機,分別獲取32譜段高光譜圖像、8譜段夜光圖像及紅外遙感圖像,是我國首顆可見光高光譜和夜光多光譜多模式在軌可編程微納衛星,業務運行后將由武漢大學位于江夏的遙感衛星地面站負責地面測控和數據接收。
“啟明星一號”是啟明星系列星座計劃的首發衛星,該星座計劃由多顆遙感衛星組成。此次成功升空的“啟明星一號”,是一顆以在校學生為研發主體的微納衛星,是武漢大學在遙感學科教學從理論走向實踐的重要舉措。該星研制歷時3年時間,先后有50余名學生參與設計、研發及測試。衛星的成功研制,對推動武漢大學等單位的遙感科學與技術學科交叉、培養遙感領域復合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為國內外遙感相關專業老師及學生提供了開放式的太空教學實驗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