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毅 張泉 柯利華 通訊員 方俊 吳慕楓 呂雷
雖然農歷虎年春節剛過不久,但在黃岡,一家家農業企業早已開工興業,忙春耕、備種子、搶市場、擴產能,醞釀著新一年的收獲。
謙益農業:春節后平均每天一場直播
2月17日,雨雪紛紛揚場。在黃梅縣謙益農業(湖北)有限公司谷倉里,72歲的“土”專家劉華清用木锨將去年留用的種子送進風揚機,去除其中的草屑、癟谷等,為育秧作準備。“30多個品種的種子,得提前篩選備足。”他說。
篩選、裝袋、打包、發貨……一旁的發貨倉里,七八個年輕人也忙得不亦樂乎。小辦公室里,供應鏈客服小伙伴們桌上的鍵盤敲得“嘩嘩”響,忙著在網上接單。“整個春節期間,除了從除夕到初三不發貨外,線上銷售一天未停,供應鏈客服和電商運營部30多人輪流值班,在謙益的天貓店、淘寶店、京東店和微信商城開了七八場直播,線上銷售謙益農產品30多萬元。”該公司電商運營部負責人張鋒說。
正月初七,公司全員返崗,130多人的團隊迅速進入滿負荷、連軸轉工作狀態:電商運營團隊、供應鏈團隊忙著籌備2月15日“當情人節遇到元宵節”直播、備貨,與李佳琦團隊對接2月19日的助農直播帶貨選品,山西小米基地忙著給李佳琦團隊備貨,山東種植基地旋耕機轟鳴翻耕,武漢首家“香疇”線下體驗店開門迎客,創始人李明攀飛赴哈爾濱確認新的種植基地……
“2月15日,一場線上營銷活動就賣了20多萬元,把公司的日常銷售帶上一個小高潮;2月19日李佳琦助農直播共賣出謙益小米3萬多單,銷售額150余萬元;騰訊公司集中采購謙益助農禮包35萬元。”張鋒掰著手指頭細數節后短短幾日的多筆大單,很興奮,“從春節到現在,我們幾乎是以平均每天一場直播的節奏在運營。雖然很忙很累,但開局非常好,常態化的銷售也比去年同期增長20%左右。”
海大飼料:預計一季度產值3.5億元
站在浠水海大飼料有限公司廠區大門,目光一下就被4排巨大的投料罐吸引。它們猶如巨鯨吸水,不停地吞下數以噸計的豆粕和玉米原料,經粉碎處理后添加油和鹽,就制成了公司的主打產品——蛋雞飼料。
浠水海大是上市公司廣東海大集團在湖北的9家分公司之一,年產蛋雞飼料達50萬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蛋雞飼料生產公司。去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產量達40萬噸。
“人要過年,雞不過年。為保證蛋雞不斷糧,我們春節生產線一直滿產,工人輪休。”浠水海大飼料有限公司廠長胡啟超介紹。今年1月,浠水海大已實現產值1.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2%,產量增長30%。預計一季度可以實現產值3.5億元。
看著滿載飼料駛出的一臺臺卡車,胡啟超自信地說,“今年蛋雞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我們也會有一個量的爆發,有望實現產量47萬噸,銷售收入突破15個億。虎年,咱們浠水海大要虎虎生威!”
走進新車間,裝配師傅們戴著安全帽,正在加緊安裝烘箱。兩條生產線已有模有樣。胡啟超說,這兩條生產線將用來生產黃顙魚、龍蝦、刁子魚和鱸魚的高端水產飼料。“大家都在加班加點趕工期,這個月底就要調試設備,3月試產,4月初正式投產,正好趕上銷售季節。兩條線設計產能5萬噸,今年目標生產1萬噸,產值1個億。將來,我們在鄂東地區高端水產飼料的市場占有率要達到40%。”
蘄仁堂:機器換人提產能
破捆、錘絨、吸塵、切柱……2月21日,湖北蘄仁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忙碌地制作蘄艾條;廠區大院,9.6米長的物流車正在裝貨,每天8車到10車發往全國各地。
蘄仁堂是蘄春縣一家集蘄艾種植、蘄艾養生系列產品開發、艾灸技術培訓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建有2萬余畝高標準蘄艾基地,每年自產蘄艾葉4000噸,開發出蘄艾條、艾灸貼、蘄艾精油等八大系列近百種養生產品,去年銷售額超過3億元。
“如今人們都追求健康,對艾灸的需求量大。”公司董事長吳明星介紹,今年已接下2億元訂單,是去年同期的6倍,工期已排到5月。
進入生產車間,記者發現,工人并不太多,機器唱起了主角。“這是破捆機,打散壓縮后的蘄艾,再經過抽風機,將葉稈過濾掉,這樣得到的艾葉更純粹;這是錘絨機,將艾葉一遍遍錘成艾絨,再經過滾動篩和振動篩,去除粉塵和雜質;這是全自動轉條切柱機,艾絨從這頭放進去,一根一根的艾條就做成啦。”指著眼前龐大的機械設備,生產車間負責人魯有能一一介紹。
去年5月,蘄仁堂引進艾絨、艾條、艾柱等22條全自動生產線,一天滿產可生產100噸艾條。“過去手工制艾靠經驗,產品質量不穩定。到了旺季,招工難直接影響供貨進度。”魯有能說,這些難題如今都迎刃而解。
1月25日,蘄艾·蘄仁堂斬獲“2021我喜愛的湖北品牌”大賽金獎。“今年,我們的銷售目標是6億元。”吳明星的信心,源于蘄春已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的蘄艾大健康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