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擎 通訊員 李雯艷 張子緯
2月21日,位于老河口市光化大道東側的鼎豐木業刨花板項目主車間,焊花飛濺,一派繁忙。
鼎豐木業是中國十大刨花板品牌之一,老河口這個項目投資5億元,占地面積322畝,建成后,年產刨花板40萬立方米,年產值5億元。“現在每天廠區不同工種300多人,正在抓緊收尾,保證3月29日出首板。”鼎豐股份副總經理陳曉東介紹。
在老河口,木業家居產業曾是一片空白。從2017年開始短短幾年,該市先后建成華中木業一期、二期、三期和怡辰、天晟、雙榮等6個木業家居產業園區,木業家居“無中生有”,已成長為該市五大支柱產業之一。
截至2021年底,全市注冊木業企業百余家,其中規上企業35家,規上木業企業完成產值57.2億元。4年來,木業家居產業為當地提供了近5000個就業崗位。
產業園數量“一變六”
“一山二水五分田,還有兩分建家園”。
老河口屬平原與崗地結合地區,綠化覆蓋率雖穩步增長,但和林木資源“家底”厚實的地方比,優勢不算突出。
一位參加過華中木業家居產業園一期招商的工作人員回憶,2017年8月底的一天,一個消息傳來:河北廊坊相關木業企業擬外遷。
幾番接觸、溝通,幾天后,老河口的招商團隊出現在了廊坊。馬不停蹄參觀、商量,此后,一場招商推介會召開,在當地邀請了100多家木業企業參會。
木業家居產業園最初是通過重資產招商模式,即政府利用自身投融資平臺,通過土地收儲、產業投資基金扶持、代建廠房與產業園區、配套服務等,讓企業帶輕資產“拎包入住”。
一期8家生產類企業1個月完成簽約,4個月建設,第5個月全部投產;2019年,華中木業家居產業園二期交付使用;2020年,怡辰木業家居產業園竣工,從開工建設到第一家企業正式入駐,用時不到60天;2020年4月,天晟木業家居產業園開業……一棵棵“產業苗”在園區種下。
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土地管理部門堅守“耕地紅線不能碰,永久基本農田不能動”的前提,帶著GPS直接到現場找地;對入駐園區的企業員工進行消防知識培訓;林業、生態環境等多部門守底線、優服務,參與筑巢引鳳工作。
在一塊老河口集群式發展木業家居產業的展板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用不同顏色標注的已建及在建、擬建園區分布在該市光化大道兩側,35家規上企業主要分布在6個木業家居產業園區。
一根木頭的“變形記”
在鼎豐木業刨花板項目廠區,置身一組組“尖板眼”設備前,信息化、智能化氣息常讓參觀者感到震撼。
在多個工段中,該項目引進意大利格魯巴斯、美國TSI、意大利帕爾、德國迪芬巴赫等世界領先的設備或生產線,這些“龐然大物”立于主車間內外。
主車間外,熱能中心頂部熱氣升騰,溫爐已持續了2個多月。車間內,進口設施已組裝完畢。車間一角,密密麻麻的軌道一字排開,不久,這里將啟用更智能的車輛進行半成品的自動化倉儲。
鼎豐木業為什么選擇來老河口?陳曉東說,從銷售半徑上看,老河口鼎豐三線可以縮減產品往南銷售500公里左右的運輸距離。加上老河口大員上陣、服務到底的營商環境,最終“牽手”成功。
征禹達木業是老河口知名建筑模板廠家,企業2020年投入100萬元更新設備、提檔升級,2021年初政府部門給予企業技改的10萬元補助兌現。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老河口市規上木業企業數量分別為12家、26家、35家,年產值分別為17.04億元、25.9億元、57.2億元。在老河口市經信局經濟運行股負責人鄭迪看來,數據變化的軌跡說明,該市木業家居產業的產能得到了釋放,產業的集群效應正在展現。
從“有沒有”邁向“好不好”
老河口高新區是木業規上企業的聚集區。高新區負責人康祖全坦言,現在老河口木業企業數量有了規模,但還要提升質量。下一步,將以鼎豐木業等為龍頭,謀劃上下游產業配套,同時積極對接山東、浙江等地相關的木業家居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飛躍,從體量優勢轉向質量優勢。
“繁星滿天,皓月還沒有當空。”老河口市委書記曹祖金表示,該市木業家居產業初具規模,但精深加工還要加強。在生產工藝上,目前主要還是龍頭企業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其他規上企業還沒有普遍實現。
“無中生有”出新路,“有中生優”天地寬,“優中做強”增活力。“老河口推動縣域經濟發展,聚焦兩個字:追趕。在追趕的過程中,錨定四句話:制造業第一、工業優先、項目為王、招商為要。緊盯板式家具,緊盯鼎豐木業這樣智能化、自動化的企業,延鏈補鏈強鏈,到2025年,木業家居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這是底線目標。”曹祖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