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網紅或成功出圈成為很多玩短視頻的人追求的目標,而有這樣一群特殊的人,他們不靠噱頭,不借宣傳,就憑扎實的專業知識、探索的精神在短視頻平臺上破圈,他們就是來自大學校園里的教授學者。
復旦大學中文系的駱玉明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的李若山教授、同濟大學海洋地質系的汪品先教授、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的戴建業教授等學術大牛都紛紛在網絡平臺上相繼出境。他們或詼諧幽默、或言簡意賅,一條條高深的理論、一個個復雜的事件從他們的口中娓娓道來,變得通俗易懂、雅俗共賞。
從現實走向網絡,從校園走向社會,課堂被時代的浪潮卷向了虛擬的云端。而無數的學院大咖順應著這股潮流也慢慢融入了這個新的領域,帶著他們獨有的可愛。
駱玉明教授打招呼的段子就如同一個有趣的孩子,“我們一起讀書一起玩”。李若山教授化身成了“復旦山哥”與網友們熱烈交流,85歲的汪品先教授在視頻的末尾用上了網站的行話——“如果你喜歡我的話,就請記得關注,并且一鍵三連”,顯得俏皮極了。
以萬計數的粉絲成就了教授們錄制視頻中那數不清的播放次數、無數的轉發次數,來自各地的網友,雖身份不同,經歷各異,但是圍繞著同一項興趣,大家聚集到了這里,欣賞著專家的講課,交流著各自的思想,精神獲得滿足。
身處紛繁的學習工作之中,不計其數的網友們在零星的碎片化的時間里感知文學的韻味,觸摸歷史的脈絡,探求經濟的奧秘,尋找深海的秘密... ...時間的可貴在這幾分鐘里得到充分的詮釋,珍惜光陰,不斷學習,既是一份休閑,也是一份充實。
網絡,不分地域,不分貧富,只要一顆求取的心,那些知識便如浩瀚煙海,向你奔襲而來。在這片知識的海洋里,讓寶貴的知識豐盈你的頭腦,滌蕩你的內心。屆時,你會感到看世界的眼光不一樣了,待生活的態度更從容了。
2020年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學習,讓網絡的觸角深入到了我們的邊邊角角。而如今,隨著大咖入駐短視頻平臺,網課學習已逐漸發展為一種新的潮流趨勢。短到幾分鐘的視頻錄制,長達二十幾分鐘的課程視頻,在平臺上都受到了難以想象的追捧。終身學習,享受學習,多種方式地學習已經是當今社會的必然選擇。
一根網線,隔著屏幕連接了你我,讓無數愛好學習的人近距離地接觸到了平日里望塵莫及的大咖,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便利,我們更應該珍視它,用知識武裝我們的頭腦,將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密地結合起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稿源:荊楚網
作者:劉瑋瑋(宜昌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