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丁燕飛
兩年沒回老家,48歲的中年女子皖新(化名)今年回老家過年,興奮不已,每天都玩到深夜。大年初三她返回武漢后,經常出現頭暈、睡眠障礙,于是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就醫。神經心理科醫生表示,這些不適癥狀是情緒問題惹的禍。
皖新攢了10天的年假,在近半個月前就回了老家。春節期間,她在極度興奮中度過,走親訪友、跟朋友徹夜長談、打麻將到深夜。因為大年初三就要上班了,皖新從臘月二十八開始就有些情緒低落,還有頭暈、食欲不佳的情況,大年初二返漢后,頭暈、失眠的情況更嚴重了。2月4日,女兒帶著她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心理科求診。
醫生了解她的情況后,經過檢查排除了患器質性疾病的可能。經過詳細問詢、分析,醫生診斷,皖新的身體不適癥狀,應該是情緒問題引起。因為太久沒回家過年了,回家后太興奮,一想到自己快要回武漢,情緒又迅速低落,加上還出現了生理癥狀,因此需要專業的幫助。目前,她正在接受對癥治療。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心理科專家高永哲介紹,在醫學上,“節假日抑郁”實際上不是很嚴格的一個診斷名詞,但是它代表了一定的群體和社會現象,是指有一些人,在節假日期間出現的一些不良情緒和行為。
有兩類人容易出現這種情況。第一類人,像該患者一樣,趁著長假把一年內積攢的一些“需求”集中釋放。當假期結束,覺得自己不但沒有在釋放后心情愉快、得到滿足,反而情緒更加低落。第二類人平時很孤獨,缺乏歸屬感,沒有好的家庭氛圍和好友圈子,特別害怕長假,尤其是過年這種以走親訪友為重要活動的節假日,平時忙忙碌碌工作能特別“充實”,然而過年停止了工作,于是孤獨感、無助感、情緒低落會特別突出。
如何避免春節假期結束后出現情緒問題?
專家表示,首先要保證睡眠時間,因為情緒和睡眠息息相關。人情緒不好時會出現睡眠問題,反過來,睡眠不好則會加重情緒問題。建議市民保證作息規律,以維持生理的節奏感,為即將開始的工作和學習做準備。
其次,情感的交流和戶外活動相結合,以保證情緒和身體的調節。
第三,為了避免假期親友見面時過于興奮,之后更加失落,可以做一枚“書簽”放在手機里,上面只寫一句話“問自己,我今天得到了什么”,每天晚上閱讀一遍,以擁有“獲得感”。告訴自己,見到親人后,已獲得了親情溫馨的一刻,而不是要指望拿這個短暫的片刻來彌補生活中其他的一些長期缺憾。不要期望過高,想“獲得太多”,而導致壓力太大。讓自己能夠身心平靜地、愉快地回歸工作崗位。
第四,如果假期結束后出現持續一周及以上的頭暈、食欲不佳、失眠等癥狀,要當心情緒問題。可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心理門診就醫,醫生會根據情況來處理。如果只是出現抑郁情緒,那么做一些心理輔導即可;如果確診為抑郁癥,那么可能要進入心理治療程序甚至藥物治療,及時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