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重慶市黔江區舟白街道多措并舉,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
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擺在頭等重要位置,保持主要政策措施總體穩定。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一體推進脫貧監測戶、貧困邊緣戶的扶貧工作,確保轄區群眾不因病、因災、因房致貧。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推動脫貧攻堅特惠政策向一般農戶普惠政策延伸,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幫扶機制,健全低保制度與解決相對貧困政策有效銜接機制。
持續做好產業扶持和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統籌用好公益崗位,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繼續加大產業扶持,吸納更多脫貧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業。
壓緊壓實街道和村社區兩級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責任,動態清零“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突出問題,堅決消除脫貧不穩定或返貧風險。
認真編制完善村莊規劃,加大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的保護力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因地制宜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著力將箭壩社區打造為區級示范社區。
建立農村實用人才信息庫、后備人才管理庫,完善人才“引用留育”保障措施,集聚鄉村人才,壯大在鄉、返鄉、入鄉“三鄉”人才隊伍。
深入推進農村“三變”、集體產權制度、“地票”“林票”等改革,盤活沉睡資源,壯大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
加大對“三農”領域的資金投入力度,強化對信貸政策正向激勵。發展新型集體經濟,用好社區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加強停車場等經營性項目謀劃,強化經營性資產運營管理,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全力保障糧食安全,嚴格落實“米袋子”責任制和耕地保護制度,強力推進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確保只增不減;持續恢復發展生豬產能,抓好蔬菜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健全農產品市場流通儲備體系。
優化農業結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勢利導發展特色水果、特色蔬菜、生態養殖、特色經濟林等城郊特色高效農業產業,大力推廣發展稻漁綜合水產養殖,全面實現3500畝立體農業綜合增收產業結構調整,實現鄉村振興之產業振興。做強農業品牌,實施農業品牌提升工程。豐富鄉村業態,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和農村電商,實施農業科技創新支撐工程,促進農業“接二連三”。(通訊員 鄧建飛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