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曾凌軻 周浩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3月1日公布,截至當日零時,香港新增32597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香港本輪疫情連續兩天報告確診病例數突破3萬,近一周報告確診人數已超13萬例。
本地醫療系統為此持續承壓,多家公立醫院病房住院率接近或者突破100%。參與指導內地援港抗疫工作專家馮子健稱,香港本輪疫情還在加速上升期,采取各種措施壓制即將到來的疫情高峰成為當務之急。
同日,中央援建香港的8個方艙醫院中的首個已經投入使用。前一日,中央派出第三批援港抗疫專家。多位香港市民表示,目前香港醫療系統承受極大壓力,新冠檢測及確診病例收治都需要排隊等位。全民核酸檢測在即,盼援建設施和援港醫護人員能夠緩解部分壓力。
病例猛增與統計策略改變有關
3月1日,香港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2597例。前一日,香港報告確診病例數達34466例,刷新單日新增病例數新高。
自2月5日開始,香港每日新增病例人數便開始迅速上升,已連續多次突破新高。根據央視新聞報道,2月5日至2月28日,香港累計報告新冠陽性患者156896例,其中包括少量境外輸入病例。2月21日至27日一周內,香港累計報告感染個案便達8.4萬多例。而僅2月28日和3月1日兩天報告的確診病例,就已接近7萬例。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的猛增,與官方統計策略的改變有關:以前是公司、政府兩次核酸陽性方確認,現在變為居民自行快速抗原陽性便可上報,此前社區內大量感染的病例可以上報。
參與指導內地援港抗疫工作專家、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馮子健于2月26日接受采訪時也指出,當前香港第五波疫情正處在快速擴散和加速上升期。根據香港大學梁卓偉教授團隊的預測,疫情將于3月中旬左右才達到高峰,近期每日確診病例數還會持續上升。
內地派出三批援港專家組
2月28日下午,由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帶隊的專家組一行5人抵達香港。這是半個月來,內地馳援香港應對第五波疫情的第三批專家組。首批專家組4名成員于2月17日抵達香港,第二批內地援港抗疫醫療防疫工作隊包括重癥醫學專家4名、核酸采樣隊管理人員4名、核酸采樣隊隊員106名于2月19日赴港。
目前,香港醫療資源緊張。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公開數據,2月25日,香港多個城區的內科病房住院率達90%,九龍西明愛醫院達114%。
3月1日晚間,家住香港沙田區的市民黃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父親已發燒好幾天,當天上午剛剛使用檢測包自測出新冠陽性,目前只能先居家治療。“可以收治新冠病人的公立醫院人滿為患,我們過去還有交叉感染的風險,只能先在家吃之前準備的中藥。我已經在政府平臺上登記了父親的信息,正在等待通知安排。”黃先生說。
家住香港離島區的胡小姐也表示,香港很多公司已實行居家辦公。近日她所在小區曾被要求全員核酸檢測,但檢測也需要排長隊,這也讓她對目前香港醫療資源的緊張程度感到憂慮。
黃先生和胡小姐表示,香港還將于3月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希望內地援港醫護人員和正在修建的方艙醫院能夠及時緩解香港醫療系統的部分壓力。
援港首個方艙醫院已啟用
據央視新聞報道,大陸援建香港的青衣方艙醫院已于3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當天下午第一批新冠確診病例已經入住。青衣方艙醫院占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自2月22日開工后24小時不間斷施工,終于在一周內建成交付。
據香港衛生署醫生歐家榮介紹,青衣方艙醫院共提供3900個隔離床位,主要用作接收無癥狀或輕癥患者。
目前,前新田購物城、元朗潭尾、洪水橋、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粉嶺等5個臨時性社區隔離治療設施,都已經完成場地平整工作,整體進展順利。位于竹篙灣和啟德的兩個永久性社區隔離治療設施項目也正在持續推進中。新華社此前報道,僅香港青衣、前新田購物城、元朗潭尾和洪水橋4個方艙醫院全部投入使用后,預計就將為香港提供14000—17000個隔離單位。
面對香港有限的醫療資源,金冬雁多次提醒將輕癥和重癥病人分流診治。將寶貴的醫療資源讓給更有需要的人,對于居家隔離的感染者,也要嚴格按照防疫指引來。金冬雁還表示,目前香港還未迎來疫情拐點,如果各種疫情防控措施到位,形勢會很快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