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區以大調解體系建設為牽引,深入推進“三橫三縱”調解組織建設,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縱深發展,迎龍鎮根據農村散居的特點,以院壩為單位,按照“居住相鄰、易于集中、便于活動”的原則,探索了以院壩長帶頭戶為“圓心”,四鄰為“半徑”的“四鄰聯動”基層社會治理新思路、新方法,全鎮劃分“半徑”院壩108個,院壩長帶頭戶120名并有效發揮“四員”作用,團結帶領身邊群眾共畫鄉村振興“同心圓”,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全面提升轄區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一是當好普法“宣傳員”。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豐富開展院壩微宣講場、以案說法、文藝匯演等主題活動,引導居民樹立法治觀念,養成辦事依法、遇到問題講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法治理念,筑牢院壩和諧穩定的基礎,每個院壩成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普及法律知識的“宣傳站”。
二是當好矛盾“排查員”。定期走訪聯系院壩及聯系戶,收集社情民意,及時發現矛盾糾紛、社區矯正人員和安置邦人員情況,每個院壩成為集群眾意見建議,了解社情民意的“民情站”。
三是當好糾紛“調解員”。發生糾紛時,立即啟動“四鄰”+法律顧問院壩分片化解+村“兩委”+司法所聯席解決矛盾糾紛多元協調機制,依法處理矛盾糾紛,實現矛盾化解在一線、信訪吸附在基層,確保轄區安全穩定,每個院壩成為依法化解矛盾糾紛,維護轄區穩定的“調解站”。
四是當好法律“服務員”。聚焦發展難點、群眾關注熱點,發揮自身特長優勢,及時解答群眾法律問題,開展法律援助,發揮法律服務作用,每個院壩成為辦好民生實事的“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