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田佩雯 通訊員程曉璐、曹莉芳
北京冬奧會剛剛結束,冬殘奧會開幕在即,頂流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熱度不減。3月2日,記者從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獲悉,在該校食品科技學院的課堂上,同學們靠自己的手藝,紛紛實現了“冰墩墩自由”。在授課教師王利利和陳烈琴的帶領下,學生們使用傳統面點制作工藝,以發酵的小麥面胚為主體,配以可可粉、豆沙和蓮蓉等食用原料,制作出形象逼真、憨態可掬的“冰墩墩”“雪容融”花饃。同學們大呼:太可愛了!根本舍不得下口!
揉、搟、搓、捏、刻……各色柔軟的面團在同學們手中變換著形狀。在王利利老師的指導下,大家將手中五顏六色的面團揉成橢圓形和條狀,用來制作冰墩墩的身體、四肢、五官和冰絲帶,隨后把“冰墩墩”身體的各個部分組合在一起,擺好造型后醒發,再上鍋蒸15分鐘。全程只需40分鐘左右,熱氣騰騰的“冰墩墩”便躍然眼前。
除了“冰墩墩”之外,“雪容融”也在師生的巧手下熱氣騰騰地“誕生”。王利利介紹,本次面點制作的創意是在冬奧會成功舉辦的契機下,以最近全網大熱的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為主題,依托學院“面點工藝學”專業課而開展的拓展性課程實踐,“要做出面點版‘冰墩墩’,不僅在造型要神似,在用料上也有講究。”為了保證成品色、香、味兼備和安全可食用,師生們在花饃里包進了豆沙餡、蓮蓉餡,用可食用色素描繪出“BEIJING 2022”和奧運五環圖案,一口咬下去,口感香甜軟糯。
“我們可以利用專業所學,表達心中的奧運情結,這感覺太棒了!”寒假期間,該院學生錢瀟天一直在家關注冬奧會,回顧起精彩的比賽,他難掩激動的心情,“北京2022年冬奧會讓我們由衷地驕傲和自豪,我們制作‘冰墩墩’和‘雪容融’,也是向運動員們奮力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致敬。”
該校食品科技學院盧金珍副教授介紹,學院設有烹飪與營養教育、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科學與工程等專業,帶領學生深入學習掌握食品營養學、食品安全等學科領域的專業知識,“后期,學院將開設‘舌尖上的面點’特色美育公選課,面向全校學生普及面點制作工藝及品鑒,也讓有興趣的同學們在懂得營養與健康知識的同時,享受DIY的樂趣,把生活過成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