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獼猴桃研究的版圖上,重新標記中國坐標,是我們幾代獼猴桃科技工作者的夢想。”3月1日,中科院武漢植物園鐘彩虹研究員榮獲“湖北省三八紅旗手”稱號后,動情地說。
在全國超市、水果店中,經常看到國產獼猴桃論斤賣,進口獼猴桃則論個賣。而獼猴桃是原產自中國的水果,一百多年前從湖北宜昌引種到新西蘭。
數十年來,收集豐富種質資源是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幾代科研人員共同的使命。2006年,鐘彩虹調入武漢植物園工作,循著前輩足跡,著力從資源儲備入手,加強種質鑒定和品種選育,位于武漢植物園的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現已成為全球獼猴桃遺傳多樣性程度最高、基因型最豐富的種質資源圃。
從西南邊陲小鎮,到北部山區,鐘彩虹和她的團隊每年都會去野外考察,所到之處都是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多年來,她帶領科研團隊累計選育優異品種35個,新一代高抗耐貯紅心品種“東紅”走出國門,在柏林國際果蔬展上一舉斬獲品種創新金獎,在國內也成為第三大主栽品種。
作為科研路上的追夢人,鐘彩虹長期堅守在獼猴桃研究和成果轉化一線,為中國獼猴桃產業發展、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累計培訓指導中層技術人員1萬余人次、基層一線人員8萬余人次,推動全國種植面積和平均單產翻倍,配套高效技術輻射200余萬畝,創社會產值年超50億元以上;在全國建立24個科技扶貧示范基地,累計推廣自主培育品種50余萬畝,先后帶動近20萬農民脫貧致富,人均增收超3000元。
因工作成績突出,鐘彩虹先后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020年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中國科學院“巾幗建功”先進個人、湖北省“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等10余項國家、省部級獎勵與榮譽稱號。
作為女科學家,鐘彩虹以己示范,激勵著廣大科研學者尤其是女性科研工作者立足本職崗位,愛黨愛國、踔厲奮發,為科技創新事業貢獻巾幗力量。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通訊員 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