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渝西都市報記者 楊 雪 通訊員 侯 利)“楊大爺,快開門哇,你的米我幫你送來了!”2月23日下午,永川區寶峰街上的楊英武家響起一陣敲門聲,原來是寶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社區黨總支書記李祥中為楊大爺送米來了。
楊大爺現年75歲,其老伴和兒子兒媳都已過世,18歲的孫女在福建上大學,常年就一個人在家生活。近年來又因年邁體弱,視力聽力都在減弱,且患有高血壓、骨質疏松等慢性病,每月僅依靠低保及困難救助生活。他的家在二樓,上下樓很是吃力,買米上樓更是成了難事。
了解到情況后,寶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跑腿志愿隊”志愿者總是幫他把米從超市扛到家中,為他解決生活難題。志愿者李祥中說:“別說扛米,就是電視遙控板按亂了,冬天衣服穿厚了,衣服長了拉不了拉鏈,我們都會上門幫忙。”
據悉,寶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通過“1+6”的組織架構(1個寶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6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了鎮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分隊、村級文明實踐志愿小隊,結合理論宣講,群眾需求、特殊群眾創新開展接地氣、聚人氣、有生氣的文明實踐活動。
推動志愿活動與理論宣講相結合。通過成立“寶峰藍”志愿者宣講團,新鄉賢讀報團,基層理論宣講隊等一批講得清楚,講得明白的理論宣講隊伍。以流動課堂、院壩會、上門走訪等開展理論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推動志愿活動與群眾需求相結合。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了解群眾需求,圍繞醫保上門征收、防火用電安全、春耕農資配送、農技知識培訓、文明服務勸導等與群眾相關的問題,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垃圾分類、疫情防控、移風易俗等志愿服務活動。為群眾提供有針對性、實效性、多樣性的志愿服務,打通志愿服務“最后一公里”,讓“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更加深入人心。
推動志愿活動與特殊群體相結合。圍繞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家庭,了解他們的需求,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通過“黨員跑腿團”“護苗成長”等志愿結對,積極開展關愛幫扶、精神慰藉、陪伴跑腿、清潔衛生等提供按需點單、結對幫扶的志愿服務,幫助他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幫助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用志愿行動踐行志愿精神,彰顯社會關懷,促進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