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盎然的生態城區
婦幼保健院不斷強化軟硬件建設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北街幼兒園新校區開展種植維護活動
老人在活動室一起做手工 (記者 王淼 攝)
“一生之城”并非一時的選擇,而是一生的認定。
“一生之城”的背后連接著民生福祉,更代表著璧山對群眾的堅定承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醫療、社會保障等問題。
過去五年,璧山將近7成的財政支出投向了民生領域,以此促教育綜合改革,重塑構建公共衛生體系,實現城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
扎實的投入,才讓如今的璧山既坐擁小城市的慢生活、好環境,又兼顧大城市的完善功能、高品質服務,才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璧山作為“擇一城終老”的理想之地。
衛生事業優質發展
2月15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璧山醫院舉行揭牌儀式,正式拉開了重慶醫科大學與璧山區人民醫院深度合作的序幕,雙方將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打造高水平的醫學人才培養和醫療服務體系。
這為我區醫療資源的富集又增添了濃厚的一筆。
近年來,我區一直將衛生健康事業視作是“一生之城”建設的重要板塊,高度重視其發展,持續加大投入,完成了區人民醫院三甲創建工作、傳染病區改擴建工作,以及區中醫院有序搬遷過渡;千人床位數提高到5.1張,實現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覆蓋;醫療衛生事務中心正式運行,推進健康共同體“三通”+“信息通”建設,成功創建全國健康促進區;實施醫改便民措施,鎮街衛生院發熱門診全覆蓋,全力補齊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短板。
除此之外,我區還加快推進實施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減輕失能、失智人群和家庭的經濟負擔;持續推進醫保基金監管和醫保服務效能提升,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范圍,遏制藥品、醫用耗材價格虛高。同時,積極落實醫保支付政策,推動分級診療、醫聯體等發展,將符合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從而促進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水平提高,促使我區衛生健康事業又快又好地發展。
數據顯示,我人均預期壽命提升至78.21歲,群眾健康水平顯著提高,疾病防治能力不斷增強。
區“三會”提出,要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向著這個目標,我區還將強化醫療衛生機構硬件建設,建成重慶中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區中醫院),新建區疾控中心;借力重慶醫科大學,促進區人民醫院“醫教研產”融合,推動區中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引才提質和等級創建;深化健康共同體“三通”+“信息通”建設,建成區域醫療檢驗中心,構建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加強腫瘤免疫細胞治療中心、國家核醫學中心建設,依托重慶中醫藥學院打造中醫預防未病治療中心,提升人民在衛生健康事業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教育資源均衡普惠
“家門口就建了一所幼兒園,以后接送孩子就方便了!這里的校園環境、硬件設施、課程設置看起來都非常不錯。”今年2月,春季學期開學,市民在北街幼兒園中駿璟頌校區為孩子報完名后紛紛感慨。
這所幼兒園于去年投用,黃、藍、白的建筑配色明亮又吸睛,園內的裝飾干凈整潔、充滿童趣與朝氣。考慮到幼兒的身心特點,校園內還精心設計了互動化戶外空間和綠色草坪,讓孩子們能盡情游戲。
2021年,太陽堡幼兒園龍湖校區、香江嘉園幼兒園黛山道校區、城關幼兒園俊豪校區、實驗小學幼兒園永嘉校區也投入使用,共新增公辦學位1620余個,小區周邊適齡幼兒的入園壓力得到了極大緩解。
“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是我區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追求。通過統籌考慮全區常住人口規模、學齡人口變動趨勢、地理環境、幼兒園服務半徑等因素,以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為抓手,我區正積極推進普惠性幼兒園發展。與此同時,我區還通過合理用地、減免稅收、綜合獎補、結對幫扶、培訓教師、教研指導等一系列的措施,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這不僅促使幼兒園提檔升級,還讓幼兒園規劃、建設、移交和使用到位并回歸普惠。
僅2021年,我區就有2所民辦園成功轉型為普惠園,全區幼兒園普惠率達94%,有效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優質學前資源不足”等問題。
教育,民邦之本。除了普惠性學前教育,我區在課后延時服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基礎建設、家校共育等教育民生工作方面也下足功夫。截至目前,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實現全覆蓋,惠及學生超過6萬名,破解了中小學生“接送難、監管難”矛盾和中小學生校外負擔重難題。同時,我區也著力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改善鄉鎮學校辦學條件,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全力優化全區學校布局結構,務工隨遷子女入學率達100%;統籌普職教育發展,招生增量向職業教育和農村學生傾斜;以“雙減”為契機,全面落實生長課堂2.0計劃,優化教學方式、效率;督促學校增設美育、體育和勞動教育課程,持續優化課程內容,滿足學生成長的多樣化需求。
社會保障充分可靠
“寶寶現在還小,想找一份既能照顧家庭又能補貼家用的工作,聽說這里有招聘會,就來碰碰運氣,沒想到真的找到了。”2月15日,在璧泉街道2022年“春風行動”現場招聘會上,李玲興高采烈,對新簽下的工作贊不絕口。
“春風行動”是幫助勞動者就業、維護勞動者權益的專項活動。我區緊緊把握春節農民工返鄉高峰時機,聚焦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就業問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邀請企業入駐直播間發布就業崗位,與求職者面對面交談,線下在各鎮街人流量大的地方開展“春風行動”巡回專場招聘會進行招聘。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我區已陸續開展36場“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503家用人單位提供崗位16522個,達成用工意向3234人。今年的“春風”將吹到3月底,切實為各類企業解決用工需求,幫助求職者就近就業。
不僅是“勞有所得”,“老有頤養”也是璧山提高社會保障服務能力的一個重要舉措。走進璧城街道大旺社區合展至親養老服務中心的“孝心食堂”,十幾個老人圍坐在一起說說笑笑,吃著營養可口的飯菜。飯后,老人們還相約在樓上的活動室,一起下棋、寫字、剪窗花。
除了“孝心食堂”,散布在璧山各個鎮街、村落的養老服務中心,也讓“空巢”變“暖巢”。在大興鎮船形村養老互助點,村里的留守老人們白天來這里吃飯、休閑娛樂,晚上回家休息。“遇事有人幫,無聊有人陪”,璧山老年人的生活起居、精神文化等多元需求進一步得到滿足。
推進就業保障、“孝心食堂”、社區養老、老舊小區改造……一項項民生工程不斷落地落實見效;勞有所得,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一個個滿載民生期盼的訴求不斷得到應答。璧山正不斷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用實際舉措筑起璧山人民的“幸福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