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暢、通訊員熊鶯)3月3日,武漢市觀鳥協會發出征集令,公開招募天興洲鳥類保護基地共建共享志愿者。
今年3月3日,是第九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這一天,武漢市觀鳥協會結合天興洲鳥類保護教育基地建設,向社會招募一批志同道合的參與者。
天興洲面積17.9平方公里,是長江武漢段最大的江心洲,其生態原真性保存較好。它是武漢腹地重要濕地,更是長江鳥類遷徙、魚類洄游的重要生態廊道。
“大堤之外30%是沙灘,生物多樣性等級一般。但天興洲鳥類豐富,是重要的野生鳥類棲息地,這是其獨特之處。”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介紹。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該協會按照國家環境保護部《區域生物多樣性評價標準》,首次對天興洲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洲灘生物多樣性調查。調查范圍為天興洲防洪堤外區域,聚焦鳥類、兩棲類、爬行類、獸類(豹貓)、維管束植物、昆蟲等類別。
“鳥類是天興洲最鮮亮的生態底色。”顏軍表示。天興洲位于武漢三環線內,但鳥類種數與沉湖、府河相當,其中由觀鳥協會在8年前首次觀測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群落,最多時達到38只。
去年2月,武漢觀鳥協會成立天興洲濕地保護志愿者服務隊,持續開展鳥類保護宣傳、調查訪問和威脅監測。去年5月,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在洲上舉行“讓志愿紅在長江大保護一線閃光宣講活動”。去年10月,協會針對黑鸛受到沙灘越野車和游客干擾問題,租用民房作為簡易保護基地,持續開展護鳥凈灘活動。去年12月,洪山區政府頒布政府令,禁止機動車輛在天興洲灘涂開展越野競技活動。
今年年初,協會獲得社會基金支持,將現有的簡易活動基地正式改建為“天興洲鳥類保護宣教基地”。由于人手和資金有限,工期緊張。觀鳥協會招募志愿者參與進來,為天興洲的生動多樣性保護提供更多社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