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服務到田間。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馮偉 王路港 洪京燕)
“張老師,辣椒苗黃了和死掉了是什么原因?”
“這是發了病,那么你就要加強管理,加強管理,現在這個季節太陽出來了,你就要通風,太陽光照射進來,溫度提高了,那么蔬菜才能長得好。”
3月4日,浠水縣清泉鎮寶塔村蔬菜種苗合作社大棚里,合作社負責人吳健拉著農業農村局的農技人員張熔不斷詢問。
浠水縣清泉鎮寶塔蔬菜種苗合作社占地500畝,有300多個大棚,年產蔬菜種苗1000多萬株。這里產出的種苗不僅供應本縣蔬菜種植戶,還暢銷周邊的羅田、英山、蘄春等多個縣市。開春以來,縣里農技人員蹲守在這里指導菜農培育各類蔬菜幼苗技術要點。
不僅在育苗基地里有農技人員,受災復產的現場也有農技人員在田地里忙碌。20多天前的低溫大雪導致浠水縣部分蔬菜大棚基礎設施和在棚蔬菜損失嚴重,蘭溪鎮蘭溪村綠莊園專業蔬菜合作社負責人李維十分著急:“下雪損失了10多畝,主要是泥蒿,現在鋼管、大棚尼龍都壓壞了,每畝損失1萬多塊,一共損失10多萬塊。”
災情發生后,浠水縣農業農村局迅速行動,組織建立抗災救災指導工作專班到田間地頭指導菜農災后自救,盡可能幫助菜農挽回損失。
“這次雪災發生后,我們成立了四個分隊,奔赴全縣各個鄉鎮,給老百姓送物資、送種子、送技術指導,還宣傳了蔬菜保險這個新政策。”浠水縣農業農村局副高級農藝師張熔說。
大棚損壞導致無法繼續種植大棚蔬菜,李維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及時改種了玉米。
“農業局及時送來了種子和技術指導,現在改種玉米10多畝,每畝的種子已經種下去了,等十來天就可以移栽了,五月份就可以收獲了,每畝可以挽回損失3000多塊錢,如果市場穩定的話可以挽回三到四萬塊錢。”他高興地說。
據悉,浠水縣30多名農技人員已組成13個農技服務小分隊分赴各鄉鎮的田間地頭,指導菜農育苗、栽苗,及時調整蔬菜種植結構,今年計劃全縣種植蔬菜44.7萬畝,春季播種面積6.5萬畝,目前已經完成4.5萬畝的栽種,老百姓“菜籃子”溢滿了“春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