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奎義務清理電梯里的“牛皮癬”
“只要看到這面電視墻,我就會感念黨的恩情。”2月24日,忠州街道新橋社區居民黃啟奎說,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共產黨帶來的,這輩子都會牢記黨的恩情,永遠跟黨走。
在縣城三公里京投還建房3號樓,黃啟奎家的電視墻格外引人注目。一般家庭不是以水墨山水畫顯風雅,就是借歐式異域風格感受他國風情。而黃啟奎家的電視墻則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感恩共產黨。許多到他家的親戚朋友都說,這樣有特色的電視墻,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黃啟奎搬到還建房居住,至今不到3個月。雖然時間短,但熟悉他的人不少,因為他喜歡做好事,常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
黃啟奎今年78歲,黨齡55年。黃啟奎出生在石子鄉一個偏僻的小山村。2歲時,父親病故。母親為把他拉扯大,吃了不少苦。因家境貧寒,黃啟奎讀完小學,便輟學回家割草放牛。
22歲那年,黃啟奎的人生迎來轉折。他參軍到遼寧某部隊,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在部隊,黃啟奎積極學習文化知識、增長軍事本領、鍛煉身體,每年都被連部評為“五好戰士”,多次被營部、團部評為“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
每年冬天,東北大雪紛飛,地面積雪三四十厘米厚。黃啟奎經常天不亮就提著大掃把、鐵掀等工具,到戶外清掃積雪,方便車輛和行人通行,每次一干就是2個多小時。夏天干旱,連隊炊事班缺水,他便主動到兩三公里外挑水,還經常到連隊的蔬菜基地除草,打掃豬圈。他還到附近老百姓家中,幫助缺勞戶挑水、打掃院落。
4年后,黃啟奎退伍回鄉,于1971年參加民兵團修建襄渝鐵路,并任臨時黨支部委員、團支部書記。一次,一名民兵被高壓線電擊倒地,黃啟奎迅速找來一根木棒,朝著高壓線猛地一棒,高壓線瞬間被打掉并斷電。看到民兵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他迅速將民兵送到附近醫院救治。因搶救及時,幾個小時后,這名民兵終于清醒過來。
參加襄渝鐵路建設2年后,黃啟奎再次回到家鄉。組織安排他到石子農機站工作,并擔任站長,這一干就是10年。其間,他用拖拉機耕過田、跑過運輸,還義務放過電影,將農機站搞得風生水起。
1976年7月,石子公社玉溪村八社、九社發生火災,導致60多戶村民的房屋燒毀,300多人面臨生活和居住困難。黃啟奎當即自掏腰包300多元,為每名受災人員發放慰問金1元。受災戶黃學鋼是農機站職工,一家七口人。為幫助他家渡過難關,黃啟奎給他家送去15公斤大米。那時候,黃啟奎的工資并不高,一個月僅12元。
時隔22年后,玉溪村七組發生火災,導致40多戶村民的房屋燒毀,黃啟奎再次慷慨解囊,為每個受災戶送去自己的心意。
10年前,已退休進城生活的黃啟奎聽說縣城一家酒店更換新電視機,舊電視機折舊甩賣。他以每臺電視機500元的價格買下15臺,分別送給石子鄉的貧困家庭。
“爹娘雖親,不如共產黨親;父母只生我的身,是黨培養我成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黃啟奎談起自己的初心時,眼含淚花,堅定而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