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第十五屆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縣委書記、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江夏主持會議并講話。他強調,全縣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市委深改委審議通過的相關改革方案,結合重點目標任務,科學謀劃改革思路,推動改革在新發展階段打開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縣委副書記、縣長李電,縣政協主席袁德祥,縣委副書記雷亞平,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委員出席。縣人大常委會負責同志列席。
會議傳達學習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二次、第二十三次會議和市委深改委第十九次會議精神,聽取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精神貫徹落實情況匯報和培育完整內需體系融入新發展格局、營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創新商貿物流業發展體制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集群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情況匯報,研究融入新發展格局有關改革事項。
會議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洞悉國內外發展大勢、把握新發展階段時代特點,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全面把握新發展格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把忠縣發展放到全國、全市大局中謀劃推進,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會議強調,要抓住規劃引領,加強項目建設。要堅持“八個一批”思路,提前搞好項目策劃,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爭取主動。要盯牢政策搞策劃,認真研究上級政策和投資導向,扎實開展篩選論證和謀劃儲備工作,確保有成熟的項目能“掛上號”“排上隊”。要圍繞縣情加強策劃,強化“多規合一”,確保所有項目必須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發展規劃總體框架下進行策劃,必須符合環保、安全等標準要求。要傾聽民意搞策劃,注重從群眾訴求中,確定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堵點難點問題。要加強項目要素保障,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按“八個一批”強力推進。
會議強調,要抓實招商引資,確保企業早日落戶。要深入推進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云上招商。要積極補鏈延鏈強鏈,著力引進一批上中下游、研產供銷配套型企業,引進一批有發展潛力的同類型企業,有效承接東部產業轉移。要重視四大產業集群企業的技改擴能,大企業技改擴能就是最成功的招商引資。更要培育一批專精特新、“鏈主”企業,恪守“兌現比承諾更重要”理念,加強跟蹤服務,確保項目早日落地投產達效。
會議強調,要抓好開放平臺,高水平打造“三峽庫心·長江盆景”。要加快建設“三峽庫心”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統籌江城與江村、山水與人文等要素,完善庫心基礎設施,全面推進“忠州八景”建設,促進產城景和諧互融。要堅持生態保護與適度開發并重,策劃布局一批生態產業項目,引入一批生態文明理念企業,培育綠色經濟增長點。要堅持區域聯動,充分發揮忠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心、渝東北及渝東南聯結點優勢,加快“三峽庫心·長江盆景”一體化規劃、組團式發展、協同性建設,深化與萬州區、石柱縣規劃協同及項目聯動發展,建設綠色智能建筑產業園、農村電商產業園,促進資源共享、產業互補、生態共贏。
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各專項小組聯絡員單位、縣級有關部門負責人列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