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期過后,最重要的就是剪枝,這個時期的柑橘管護特別重要。”當天,縣農業農村委組織專家在大石村開展春季柑橘管護技能培訓。在特聘農技員的傾囊相授下,來自該村的種植戶們通過田間學習,實打實地學到了更多的柑橘管護技能。隨后,種植戶們各自分組挑選柑橘樹進行現場練習,而身著“云陽縣農民田間學校”馬甲的老師則站在一旁,為其答疑解惑。
“今天先是幫助所有學員學會使用修枝工具,同時增加其對病蟲害枝、干枝、枯樁、重疊枝、交叉枝的深入認識和了解,最后才教給他們一些非常實用且有效的修剪方法。”特聘農技員毛海波說,通過正確合理的修剪,再結合日常肥水、質保等精細化管理,柑橘產量預計可以提升30%左右。
作為柑橘果園主人和此次培訓學員之一,向國春對于柑橘管護的重要性有著極其深刻的理解。為了積極發展大石村柑橘產業,身為黨支部書記、主任的他于2017年主動帶頭承包了土地,搞起了柑橘種植。由于是“門外漢”,缺乏專業的管理和技術管護,他的果園柑橘年產量普遍偏低,2018年僅收成2.5萬余公斤。之后,他抽空去學習了柑橘管護知識,也請來了一些“土專家”幫忙,柑橘產量逐年增加,達到了4至4.5萬公斤。雖然仍沒有達到正常水平,但收益越來越好。
“這些年,我非常注重柑橘的日常管理。但總的來說,果園的修枝管護技術還沒有達到最佳水平。”向國春說,這次縣農業農村委特聘農技員來現場修枝整形,讓他茅塞頓開。通過這次培訓,他有信心明年的柑橘產量將實現大幅增長。
位于三峽庫區腹心地帶的云陽,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溫差適宜,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是農業農村部規劃的全國柑橘最適宜區、重慶市確定的柑橘產業發展核心區縣。截至2021年,全縣柑橘面積達32.7萬畝,年產量27.7萬噸,產值突破15億元。為切實推動農業技術培訓提能升級,實現柑橘穩產豐登、提質增效,今年,縣農業科技培訓中心特意從江西贛南、湖北秭歸及云陽本土,請來十名柑橘修剪能手,按照“一個老師帶十名學生”的模式,在巴陽、寶坪等14個鄉鎮果園開展柑橘整形修剪實操培訓。
“2007年以后,我縣柑橘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柑橘管護人才特別柑橘整形修剪人才缺乏,缺口大約在300到500人。”縣農業科技培訓中心主任彭敏介紹,此次培訓時間將從二月中旬持續到三月中旬,預計覆蓋人數400人左右,將有效緩解柑橘修剪人才緊缺情況。此外,今年他們還計劃從西南大學、中國柑橘研究所等涉農科研院所聘請專家來云授課,重點解決柑橘管護等生產中的疑難雜癥。同時從云陽本地遴選30至50名職業素養優良、專業能力扎實、綜合素質過硬的技術干部到中國農業大學進行師資培訓,進一步提高農技干部授課水平。通過分層分類開展農業技術培訓,不斷優化創新培訓模式,提高培訓效果,全力推動云陽柑橘產業提質增效、提能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