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愛虎、通訊員李旋、孟雨秋)3月4日從省財政廳獲悉,40年來我省利用世界銀行、新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國際多雙邊貸贈款約70億美元,規模居全國第二位;支持了215個合作項目的建設,涉及醫療衛生、污染防治、養老服務、交通物流等領域,大批百姓從中受益。
據介紹,國際多雙邊貸贈款項目需要在全國征集、遴選,項目準備期通常為2至3年,其貸款利率較低、還款期限較長,項目注重全球創新性、示范性和可復制性。
據統計,我省交通物流領域項目所占貸贈款比重約40%,有力推動了我省交通物流設施轉型生態化、數字化、智能化。其中,武漢市城市交通項目實施三期,獲得世界銀行貸款3.5億美元,總投資規模174.44億元人民幣,從道路基礎設施建設起步,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能力,改善道路和出行安全。
作為打造現代化物流體系的重要內容,我省利用3億美元世界銀行貸款正在實施孝感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宜昌三峽現代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近期申報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湖北國際航空貨運樞紐配套物流項目、新開發銀行長江中游(武漢)智慧物流樞紐項目,將力補我省多式聯運等區域交通物流發展短板。
在2020年抗疫之時,新開發銀行對華啟動70億元人民幣緊急援助貸款,成為疫情暴發后國際多雙邊機構啟動的首個支持中國抗疫項目,湖北共爭取35億元貸款。其中,荊州將14億元貸款資金用于荊州市公共衛生中心、疾病預防檢驗中心等設施、平臺建設,構建起從預知預警信息管理到疾病救治、應急物資倉儲、醫務人員培訓在內的平疫結合公共衛生應急與服務保障體系。黃石利用獲得的9億元,支持黃石市第二醫院綜合大樓建設,新建(改擴建)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全面提升了醫療救治和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
養老項目成為近年國際多雙邊合作的新亮點。目前,亞洲開發銀行先后貸款3.5億美元,支持宜昌、襄陽市等地3個養老貸款項目,成為亞洲開發銀行在華支持養老領域貸款項目最多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