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慧茹
實習生 方樂典
“工友們,請大家有序排隊進行核酸檢測,配合項目筑牢工地防疫安全堡壘。”3月6日,在武漢市東西湖區漢陽市政“四路一橋”項目現場,95后女安全員徐佳昕再三叮囑。她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夯實防疫工作,也是項目安全員的職責所在。”
2021年1月,徐佳昕從湖南科技大學研究生畢業后,來到項目部擔任安全員,此前在大學本科和研究生學習期間,她所學的專業均是安全工程。“剛到項目部,那時還感到有點怕,主要擔心因自己管理不善,出現安全事故。”徐佳昕說,從一開始,她就秉持著“敬畏生命之心,對別人負責,對自己負責”的理念來抓現場安全工作。
日常工作中,徐佳昕除了每日要對現場進行監督巡查、管理現場大型機械設備外,還要管理項目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緊盯現場重大危險源。
在項目工地,這么年輕且還是一名剛從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來項目的女安全員,如何讓人信服和配合?面對記者提問,徐佳昕面露微笑的表示,“最主要還是要以身作則,做好溝通交流,我幾乎每天都在項目現場,忙的時候一待就是一天,日積月累,逐漸和同事工友們打成一片,贏得他人的尊重、理解、配合。”
“安全管理,始于細節。”這句話,徐佳昕常常掛在嘴邊。她說,項目現場,個別工人在夏天炎熱時戴安全帽不規范,她會第一時間提醒糾正;有的人在高處作業時,安全帶使用不正確或不帶,她也會要求立即整改。有一次,她巡查時發現在大型設備作業半徑范圍內,未進行警戒,徐佳昕當即要求現場人員做好警戒防護。工作中,她還抽空向工友進行安全教育培訓。
做好現場安全管理,還要注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2021年,徐佳昕在工作中發現,傳統海綿救生衣的裝備會影響到工人作業的舒適性,對于電焊工而言,該裝備還存在火災隱患。隨后,她及時向項目部領導反饋,同時在網上搜查資料,經對比,她選擇了一款系于腰間的氣脹式救生圈,該救生圈小巧、輕便,工人系于腰間,遇水3秒可自動開啟,安全舒適,這一想法得到項目部領導的支持并在項目部推廣使用。
“她很細心、有責任心、有上進心。”項目安全主管程勇作為徐佳昕的師傅這樣評價她。程勇告訴記者,其交給徒弟的工作,都基本能完成并及時回告結果;工作之余,她還堅持“充電”學習,計劃考“注安”、“一建”等證書,有很好的職業規劃。
截至當前,在徐佳昕的參與管理下,該項目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該項目曾榮獲“江城文明工地”、“文明施工流動紅旗”、“武漢市建設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示范項目”等榮譽稱號。
由漢陽市政二公司承建的東西湖“四路一橋”項目包括創智路、徑河路、徑河五路、徑河五路跨徑河橋、黃獅海東路五個工程,其中徑河五路橋過徑河通道中部,全長349.922米,橋梁部分長約287.3米,整個項目預計今年5月底全面完工,將更好地串聯徑河片區與金銀湖片區等周邊區域路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