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沙鎮馬巖村的山坡上一派忙碌景象,100多名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爭先恐后在地頭挖菜頭、扛麻袋,一袋袋青菜頭被裝上大卡車,忙得不亦樂乎。志愿者大部分是鎮機關職工和區、鎮兩級人大代表,他們正在幫助菜農收割菜頭,以勞動助農方式與老百姓一起度過有意義的一天。不僅如此,虎年伊始,龍沙鎮人大以嶄新的面貌開展人大各方面工作,激發區、鎮人大代表活力,展示人大代表風采,助力鄉村振興。
敢做老百姓的直言“上書者”
近日,龍沙鎮人大組織新一屆區、鎮兩級人大代表20余人開展了視察活動,代表們應群眾要求和反映線索,先后視察調研長江支流——瘦畔河、石橋河、瀼渡河水源水質,調研視察農瑧農業生態養殖基地豬糞轉換有機肥生產處置、奇昌農業生態養豬場建設、百旺農業發展及果農增收等情況,撰寫《瘦畔河污染現狀及治理建議》《生豬養殖及豬糞轉換有機肥處置建議》《關于在龍沙建設中小企業產業園的建議》《關于鄉村振興須先振興鄉村教育的建議》《加強農產品收益保險的措施建議》等系列鄉村振興方面調研報告,并形成書面建議28篇(條),向區人代會遞交7篇(條),提交責成鎮政府辦理處置21篇(條),為鄉村振興提供決策參考。目前,涉及相關建議各部門正積極處置解決。
爭當美麗鄉村建設“領頭羊”
龍沙鎮人大動員組織區、鎮兩級人大代表積極建言獻策、投身鄉村振興,爭當鄉村振興“領頭羊”。區人大代表陳紹欽發揮水產養殖經驗豐富的特長,在龍沙鎮巖口社區、何院村、海螺村流轉土地450畝,支付農民土地流轉費40余萬元,進行稻田養魚、養蝦,年產值400多萬元,不僅解決30多戶農戶在家門口就業,而且幫助原44戶建卡貧困戶脫貧致富;區人大代表、龍沙鎮農民何光富創辦百旺農業,在巖口社區流轉土地1000畝,種植血橙、檸檬、青脆李、翠冠梨,年產值150萬元,解決30多戶農民就業;鎮人大代表、馬巖村支部書記付紹瓊是遠近聞名的鐵娘子,她率領“娘子軍”和幾名鎮人大代表在一檸檬老板流轉的土地上搞起了林下種植榨菜經濟;鎮人大代表夏顯德用自制的推車忙著轉運收割的榨菜,一天也不耽擱;鎮人大代表熊丙全則是全天候在菜地忙摘菜頭,不叫苦不叫累……付紹瓊告訴筆者,單就種植榨菜這塊兒,不僅帶動全村老百姓增收致富,也能為村集體經濟增加10萬多元收入;莫小看這10萬元,在關鍵時刻用于公益事業和扶貧濟困,能發揮“雪中送炭”的作用。
甘為鄉村振興建設“孺子牛”
自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以來,龍沙鎮區、鎮兩級人大代表積極投入鄉村振興,全鎮71名人大代表分別來自基層不同領域,80%的代表是農民身份,而且是農村致富帶頭人、村組干部,既是鄉村振興的實踐者,又是振興成果的受益者,另外一部分代表是基層干部、鄉鎮教育、醫療工作者、鄉賢,他們像孺子牛一樣,默默無聞在鄉村扎根、耕耘,發揮各自的作用,展示人大代表的風采。據不完全統計,自今年1月到目前為止,區、鎮兩級人大代表先后開展助農活動、訪貧慰問,參與全國衛生場鎮創建、文明城區創建志愿服務等活動,開展鄉風文明宣傳等活動10場次,參與代表200人次,成為鄉村振興一支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
□羅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