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午,一對青年夫妻,一手拿著鮮紅的錦旗,一手提著牛奶和水果,在保安的帶領下,急沖沖地來到實驗中學辦公樓前。遇到該校相關負責人,見面就說:“天氣雖然寒冷,但人間處處有溫暖啊,實驗中學培養出了優秀學子!”筆者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朱女士丟了錢包,被耒陽市實驗中學學生拾到并完璧歸趙。拾金不昧的舉動讓寒冷的天氣變得溫暖了許多。
“我們夫妻倆大學畢業不久,自主創業,開鹵味店,受疫情影響,生意不好做。先生好不容易談好了一個門面,2月18日下午5點多,先生催促我前往簽合同,因著急選擇乘坐什么樣的交通工具前往等原因,夾在腋下的錢包掉了也不知道,里面有現金三千多元和銀行卡等重要證件,簽合同要用的身份證也不翼而飛,正在我萬分著急的時候,卻接到了發明家廣場警務室的電話……”朱女士激動地道來。
得知失主送來了錦旗和禮物,五位拾金不昧好少年靦腆起來。打聽后得知她們是劉諾欣、李慧玲、歐陽梓慧、徐鈺娟、鐘媛媛。這五位女孩子均是初三年級1917班的學生。上周五放學回家,路過龍城世家門口,發現路上有一個鼓鼓的黑色皮包,打開后發現里面有現金和證件,經過商議,她們決定向旁人借電話,打110求助,盡快找到失主。交給警察叔叔之后,她們懸著的心才落下,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沒想到失主今天來到了學校,還送來了禮物和錦旗。
金錢有價,誠信無價。她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該校“公、信、毅、博”的校訓,也為我們詮釋了拾金不昧的真正含義,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好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