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文旅布局“一 心四鏈”再譜新篇
建設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 擦亮“大別山水 人文黃岡”品牌
紅安黃麻紀念園 黃州東坡赤壁 團風牛車河 麻城龜峰山 浠水三角山 羅田天堂寨 蘄春李時珍紀念館 英山四季花海 武穴橫崗山 黃梅東山問梅村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舒平 劉微 通訊員 周鋒剛
剛剛過去的虎年春節,黃岡市有這樣一組數據令人振奮:春節七天實現旅游總收入10.94億元,較上一年強勁增長 36.1 %,居湖北省第三,一舉跨入湖北省旅游第一方陣。
近日,黃岡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建學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為進一步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工作圍繞“主城崛起、兩帶協同、多點支撐”市域發展布局,發揮比較優勢,強化特色功能,文化旅游產業鏈布局“一心四鏈”,錨定建設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目標。希望通過“一心四鏈”的打造,吸引更多游客暢游大別山水,品味人文黃岡,真切感受黃岡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雄奇靈秀的自然風光。
產業布局
唱響人文黃岡
中心城區
充分發揮市區歷史文化優勢,深入挖掘東坡文化、名人文化資源,唱響“人文黃岡”品牌,結合城市更新,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基礎設施,打造東坡文化旅游 5A 級景區;引進大型主題樂園,發展文旅娛樂、特色研學等業態;建設游客集散中心,以旅游聚集人口、匯聚人氣,引領建設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
紅色旅游產業鏈
以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為核心,深入挖掘和開發紅色文化資源,唱響“紅色大別山”“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等紅色旅游品牌,建設輻射帶動大別山區域的紅色旅游產業聚集區,創建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
生態旅游產業鏈
以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為核心,以 5座國家級森林公園為主體,深入挖掘大別山綠色生態、秀美山水和地域文化、物產資源,唱響“大別山水”生態旅游品牌,建設輻射帶動全市的大別山生態旅游產業帶,創建大別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康養旅游產業鏈
以李時珍中醫藥品牌為主要載體,開發健康養生、非遺禪修、運動休閑等業態,建設“藥養游醫健”融合發展的康養旅游目的地,建成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
鄉村旅游產業鏈
以田園綜合體為主要載體,開發農業觀光、鄉村休閑度假、民俗體驗、特色美食、特產直銷等融合業態,建設一批生態優良、風光優美、主客共享、宜居宜業、滿足休閑度假需求的鄉村社區群落,創建全國鄉村旅游示范區。
四鏈分布
打造美美與共
1.紅色旅游分鏈
鏈長單位:紅安縣
副鏈長單位:麻城市、黃州區
成員單位:英山縣、團風縣、黃梅縣、浠水縣、羅田縣、蘄春縣、武穴市
2.生態旅游分鏈
鏈長單位:羅田縣
副鏈長單位:英山縣、麻城市、白蓮花示范區
成員單位:浠水縣、蘄春縣、紅安縣、黃梅縣、武穴市、團風縣
3.康養旅游分鏈
鏈長單位:蘄春縣
副鏈長單位:黃梅縣、英山縣、羅田縣
成員單位:浠水縣、武穴市、黃州區、紅安縣、麻城市、團風縣
4.鄉村旅游分鏈
鏈長單位:黃梅縣
副鏈長單位:浠水縣、武穴市、團風縣
成員單位:蘄春縣、羅田縣、英山縣、紅安縣、麻城市、黃州區
業界心聲
祝福明天更好
扎實推進龜峰山創5A
晏振華(湖北交投大別山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湖北交投大別山公司自2017年接手龜峰山景區以來,在省市縣三級領導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扎實推進5A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約9.1億元,主要包括景區提檔升級改造和滬蓉高速麻城龜峰山支線建設。
“一心四鏈”產業規劃對龜峰山創5A有很大促進作用。目前,龜峰山結合自身特點,形成了四環險刀峰戶外運動區、龜峰峽休閑游覽區、杜鵑花海觀賞區、龜首紅色文化游覽區四個線路的空間布局,建成龜谷國際運動營地并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品質、豐富了業態,彌補了景區淡季產品不足的短板。
投資3億為黃岡文旅添彩
鄧蓓(黃梅邢秀娘生態園景區總經理)
邢秀娘生態園是湖北省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區項目,作為市場主體提供了近2000人就業崗位。
作為公司負責人,對于“一心四鏈”非常看好,因為非常符合黃岡的自身發展需要,也契合景區多元化發展,更適合人們日益改變的微度假旅游方式。今年景區計劃加大投入,準備投資3億元以上,努力實現全年接待50萬游客和營收3000萬元的目標,為黃岡市文旅產業添彩。
依托民宿助推鄉村振興
王松(羅田白云深處·悅驛網紅民宿總經理)
白云深處悅驛民宿是原址復建和改造的高端民宿產品,讓游客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今年計劃建設茶園500畝及休閑觀光配套設施,引入高山茶產業,讓游人回歸鄉村,回歸田園,進行觀茶、 采茶、 制茶、 品茶等文化體驗。采取村企合作打造景點帶動+民宿支撐+農特產品+民俗體驗的鄉村旅游產業鏈,帶動農村生態環境改善,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激活鄉村發展的新元素,助推鄉村振興。
對未來越來越有信心
周靖(黃岡易游天下國際旅行社總經理)
“大別山是我的脊梁,黃梅戲是我的情懷。遺愛湖是我的底蘊,名揚古今外……”這是歌手萬莉《我在黃岡等您來》歌詞里的黃岡,也是我心中的黃岡。
今年黃岡以勢如破竹之勢推進“一心四鏈”,把黃岡文旅資源全部串了起來,這對我們黃岡文旅人來說,是一劑強心針,讓我們對未來越來越有信心。從事旅游行業十七載,希望通過這個朝陽行業,讓更多人愛上黃岡,來黃岡旅游,也希望通過“一心四鏈”,能讓全國游客看到不一樣的黃岡。
契合黃岡市域發展布局
鄧愛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旅游研究院院長)
黃岡提出的“一心四鏈”文化旅游產業鏈布局科學合理,充分體現和挖掘了黃岡文旅產業資源的優勢,同時也非常契合黃岡“主城崛起、兩帶協同、多點支撐”的市域發展布局。
一心,突出黃岡城區的人文優勢和區位優勢,著力打造“人文黃岡”品牌,同時建成區域游客集散中心。四鏈,打好黃岡“紅”(紅色旅游)“綠”(生態旅游)旅游資源優勢牌,強化和延長康養旅游產業鏈,以鄉村旅游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一心四鏈”布局形成黃岡文旅產業網,每個縣都有特色文旅產業,構成黃岡文旅產業網的堅強支點,推動黃岡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鏈接
黃岡文旅
資源介紹
黃岡北依大別山,南臨長江水,地處鄂豫皖贛四省交界,版圖面積1.7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750萬,被譽為“中國天然氧吧”“中部之肺”“中國漂流谷”“中國十佳魅力城市”和“中國最具人文價值的城市”,既是革命老區又是歷史文化名城。
黃岡境內有1個世界地質公園,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8家A級旅游景區,一年四季美不勝收,春看山花爛漫,夏可避暑漂流,秋來登高賞葉,冬有溫泉滑雪。從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麻城杜鵑花,到東坡赤壁、李時珍紀念館,黃岡自然與人文資源交相輝映,同時崇文重教,醫藥、戲曲、禪宗等文化源遠流長,特色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