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峰 通訊員 辜昌玉
近日舉辦的襄陽市招商引資工作會議公布:襄陽高新區2021年新簽約項目105個、總投資額522.64億元,獲全市招商引資考核第一名。
獲此佳績,招商引資工作體制機制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襄陽高新區以襄陽高新招商和國際合作有限公司(簡稱“招商公司”)替代原區招商局,全面承接全區招商引資工作,通過企業化管理和市場化運營,激發尋信息、爭投資、搶項目的動力,催生全員招商活力。
數據顯示,招商公司去年獨立簽約項目65個,投資額314.97億元,參與其他單位完成40個,投資額207.67億元。
企業替代招商局
襄陽高新區在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前30位,是襄陽市“一核三城”科技創新主平臺中的“一核”,也是招引大項目好項目、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陣地。
2020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湖北省開發區條例》提出,鼓勵開發區在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上大膽改革創新,支持開發區推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實行管理機構與運營企業分離制度。
襄陽高新招商公司于2020年10月成立,替代原區招商局全面承接全區招商引資工作。
以企業替代行政單位,以市場化招商替代行政化招商。公司董事長周宏林說:“這種模式在東南沿海的開發區少量存在,在湖北算是‘吃螃蟹’者。”
招商公司現有員工34人,其中5人放棄行政事業單位身份,22人為區內選拔錄取。38歲的武旭從加拿大留學歸來后在武漢某產業園做招商工作,2021年3月通過招聘進入公司汽車產業部,像他這樣通過社會招聘進入招商公司的,共7人。
激活一批“沖鋒俠”
2月28日10時,招商公司辦公區“冷冷清清”。
“干招商的,就要到處跑,最喜歡走南闖北的‘沖鋒俠’。”周宏林說。
招商公司成立之初,定下“人員能進能出、職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的考核標準。
招商公司電子信息部部長秦明強一人身兼“四員”——駕駛員,到機場、高鐵站接送客商;服務員,提供相關服務;信息員,搜索項目信息;推銷員,在全國各地推介高新區。
不少外地客商深夜抵襄,秦明強接站后將客戶送至酒店時,已是凌晨。
30歲的李問天,不是在全國各地招引項目,就是在陪同客戶參觀考察、制作方案,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很少。“兒子5歲了,跟我有些生疏。”
2021年8月,他與外省某汽車車燈企業對接洽談3個多月,擬定合同文本,對方卻另尋他處。“沒有時間難受,趕緊總結得失,去找下一個客戶。”他說。
當獎則獎。秦明強2021年收入較2020年當副局長時增長50%左右,年輕的李問天被提拔為部門業務主管。
以罰促進。2021年招商公司某部門招引13個億元以上項目,未完成18個的任務,部門負責人扣發20%年終獎,部門主管扣發10%。“一兩萬塊錢,說扣就扣啊!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該負責人說。
共奏招商“交響曲”
在周宏林看來,“我們有專業優勢,區直單位有行業優勢。招商工作不是我們的獨角戲,要與區直單位合作,共奏‘交響曲’。”
招商公司與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合作,抓好優勢資源宣傳推介、洽談對接和信息搜集工作。2021年,舉辦“相約春天看襄陽——高新站”“襄陽自貿片區(綜保區)招商推介會”等一系列招商活動,先后向全國各地500多位客商、80余家商會推介高新區的產業優勢和投資環境。
與區經貿局合作,摸排出29家龍頭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需求,推進優質企業擴大投資。招商公司精準發力,東風康明斯重型發動機研發制造、湖北嘉輻達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及玻璃回收資源綜合利用、金鷹重工鐵路自輪運轉設備等一批項目增資擴產。
不僅前期參與,還有后期督辦。
按照相關要求,招商公司不定期對各單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外出招商活動開展情況等加大督辦力度,切實提高合同履約率、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率和入庫率,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