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農機化技術推廣總站 站長 任耀武
走進如今的農村,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空中,一架架植保無人機飛轉盤旋;田間,裝載北斗系統的拖拉機自動駕駛;養殖場,農民一部手機遠程操控作業。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技術逐漸運用到農業生產各環節,極大地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物聯網、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等關鍵技術支持,將促進農業信息的數字化,推動數字農業的有效實踐。
數字農業、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產的高級階段,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它徹底改變傳統的種田場景,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把農民從繁重的勞務中解放出來,將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就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我省智能農機、智慧農業起步源于國家北斗辦與省政府聯合實施的北斗高精度定位導航行業應用示范項目。如今,“北斗+農機”技術在我省廣泛運用,涵蓋耕整地、播種、植保、收獲、秸稈還田離田、烘干等多個農業環節,累計監測作業達6168萬畝。
當前,我省“光芯屏端網”技術產業優勢正在顯現,成為拓展智慧農業應用場景的“硬核支撐”。在日益完善的人工智能、物聯網等農村新基建加持下,不斷迭代的遙感應用技術和圖像識別應用技術不斷運用,將有效推進農業生產數字化。下一步,我省將圍繞水稻、油菜等產業,建設全天候、全過程、全空間的無人農場,培育農業數字經濟新型服務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