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要】渴望打開山門的建始縣,用“砸”路宣示著對質量的堅守;賦予路更多內涵,讓一條路成為產業路、美麗路、振興路,在鄉村振興中鏈起山內外。
來到建始縣,就聽到當地人自豪說起“三個二”——
一個縣,出了兩個聞名全國的“交通人物”:帶領700多名父老鄉親開山鑿路的“愚公支書”王光國;踐行祖上承諾,為村民義務擺渡的“義渡艄公”萬其珍。
一個縣,兩個故事隨著電影走向全國:以王光國、萬其珍為原型拍出電影《村路彎彎》《我的渡口》。
一個縣,同一條高鐵設站兩座:宜萬鐵路上的高坪站和建始站。
說起交通,建始縣委書記張淵平如數家珍:農村公路通車里程居全省山區縣前列;通村公路率先實現“雙車道”;5000多公里公路沒有一條質量不過關......
對路,張淵平有著自己的見解——交通,不只是一條路,更是一種艱苦創業、不等不靠的精神;一條路,是行車路,更是便民路、產業路、美麗路、振興路!
陽春三月,記者來到這個平均海拔超過1100米的山區縣,探尋“1+N”的“路故事”。
“砸”出好公路
三里鄉,一條烏黑的瀝青路在山間盤旋,這條通村循環路,不斷駛來運種子、肥料的車輛。
“馬局長真‘狠’,砸起路來毫不手軟。”說起去年前的砸路事件,該路的修建方、建始縣中冕建設公司項目經理饒順堯至今有些難為情。
去年8月,三里鄉農科村孟家灣至燕籠山的農村公路開工。3個月后,路面完工,中冕建設公司正準備開始下道一工序時,卻被縣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質監中隊叫停了。
抽檢報告顯示,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夠、裂縫太多。縣交通運輸局局長馬建宇一臉嚴肅:砸掉重來!
“水泥路面都干了,返工損失太大,再說也不影響通行。”饒順堯嘴皮子都磨干了,馬建宇硬是不松口。
“突突突……”破路機把這條1.5公里長、3.5米寬的路“砸”了。中冕建設公司花了一個月重新修好,通過檢驗。
“公司多花了3萬元,但我們‘長了記性’。農村公路也要保證質量,修成精品路!”饒順堯說。
對不合格的路,勒令砸毀重建,成為建始嚴管公路質量的一道風景。
【采訪筆記】官店鎮500米路段砸掉重建、業州鎮化肥廠至紅土坪段返工……這之前,該縣還“砸”了5條路。支持“砸路”的張淵平說,要讓承建交通工程的企業、老板不敢偷工減料,才能保證道路質量。
盤旋蜿蜒,翻山越嶺。建始地處巫山、武陵山兩大山系交匯處,一路走來滿眼都是山,長期受困交通的建始人渴望打開山門。山區財力弱,修路造價高,縣里破除條條框框,將涉路專項資金整合,一年多擠出8個億。張淵平說,這些錢一分都不能“打水漂”,質量上必須嚴字當頭。
東北姑娘留在了山村
6.5米寬的黑色瀝青路環繞著山坳里的羅家壩村,村頭掛出了“十里硒果長廊”的招牌。
一公里外的山坡上,三間黃色的土坯農房格外顯眼,一旁立著“茶小二客棧”的招牌。屋側150平方米的院落里,石磨鋪出小徑,房檐下掛著玉米棒子,墻上是廢木拼出的“福”字,小帳篷里則是一間別致的咖啡屋。
客棧的主人是29歲的尹芳,遼寧沈陽人。
她大學畢業在廣西工作,一次她和一位老家在建始的朋友來建始旅游,被羅家壩的自然風光和淳樸鄉風所吸引。“我兒時的夢想就是找一個安靜的村莊,每天呼吸新鮮空氣。”
去年,該村拓寬刷黑的11.5公里環村路通到了她中意的“土房”門口。她決定辭職,與朋友一起開民宿,簽訂10年租房協議,花20萬元將土坯房修繕一新。
眼下,這個離縣城不到15公里的美麗鄉村聲名遠播,節假日期間來游玩、采摘的客人,讓尹芳的茶客棧一房難求。
“我幾個東北的朋友也要‘南飛’,在村里選址辦民宿。”尹芳說。
【采訪筆記】一條路就是一條致富路、一條振興路。35歲的羅家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升滔說,路通了,物流成本降一半。除了養殖產業,村里還引進6家市場主體發展黃桃、獼猴桃、藍莓等10多個品種水果,布局富硒水果長廊,打造鄉村旅游景區。“‘跑步雞’在果林穿梭,撿雞蛋1.5元一個。”
在張淵平看來,道路是鄉村振興的“硬支撐”,路通到哪里,產業結構就調整到哪里,形成“產業循環路”。目前,該縣實施窄路面加寬、建設產業循環路886公里,發展干鮮果產業帶、林藥產業帶等各類特色產業基地55余萬畝,擴寬銷售渠道,關口葡萄、建香獼猴桃、甜柿等一批“土疙瘩”變成“香餑餑”,走出大山銷往全國。
打造“湖北莫干山”
千米海拔的大橫坡觀景臺上,涼風清冽,云海壯麗。山崖上的兩家新建民宿,大露臺、落地玻璃,讓遠方的客人隨時“看日出、觀星海”。
大橫坡觀景臺,位于建始高坪鎮地心谷景區、青花田園綜合體之間。2020年10月,高坪車站開通后,到大橫坡觀看日出、欣賞云海成為不少游客的新選擇。
“下月擴寬3公里長的雙車道,讓旅游大巴開上山頂。”高坪鎮黨委書記朱翠萍指著連綿起伏的秀美山巒說,計劃把這里打造成“湖北的莫干山”,成為知名避暑勝地之一。
沿路美景處處。行駛在209國道龍坪鄉段,海拔1700米的路側落葉松上殘雪點點。上世紀50年代,一把種子在這里撒出10萬畝日本落葉松“北樹南移”新傳奇。建始投資2.7億元將國道拓寬為8.5米后,當地乘機打出“佳遇涼鄉、邂逅林海”的康養名片。
路邊廢棄的采石場,被改造成看日出的觀景臺。濃霧升起,一天曾有2000多游客來這里打卡看日出。如今,全縣景觀路上供人們停歇觀景的交通驛站已有22個。
【采訪筆記】一條路,一路景。獨特的高海拔氣候,讓建始喊出了“康養金地”的口號,生態康養、生態旅游成為富民強縣新產業。5000公里公路,串起建始的山山水水,成為激活農家樂,打造康養金地的橋梁紐帶。建始花坪特色小鎮大道建成后,每年數萬武漢避暑客涌進花坪。去年,建始旅游人數突破450萬人次,基本恢復到2019年水平。
張淵平說,建始還要繼續大搞交通,“十四五”將全力打造6條縣際出口通道、6條城區出城通道,推進交通信息化,讓建始更快走向外面的世界。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韓煒林 戴輝 通訊員 石斌 潘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