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陳自瑞、竇高樂、蔣海嘯)近日,武漢經開區(漢南區)湘口街道動員多方力量,以“雷鋒月”“植樹節”為契機,在強化生態文明上下功夫,著力打造美麗的生態小鎮。
美麗家園 垃圾場變幸福林
3月10日,湘口街道文明實踐所與街道婦聯聯合開展“巾幗心向黨,共建幸福林”活動,下沉黨員、志愿者與社區工作人員帶齊鐵鍬、水桶,3人一組,沿著湘口工業園區與曲口交界處栽種110棵紅葉石楠樹木。
“現在科學植樹種草,用心用力維護,已經逐漸變成了湘口街的幸福林。”街人大代表周小敏指著面前的一片空地說,這里曾是一片垃圾填埋場,街道環衛中心進行土地整治后,就成了植樹種草的試驗田。周小敏是該街人大工委負責人、人大代表,分管垃圾分類、環境整治、河湖治理等工作,曾多次就環境保護議題獻言獻策。
據了解,近一個月來,湘口街道在五支溝、六支溝等處廣泛種植樟樹、桂樹和紅木石楠2000余棵,綠化湘口、美化家園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溫情執法 河道治理可持續
連日來,湘口街道內荊河街級河湖長在開展巡河巡堤工作時,發現部分河道存在在河湖紅線內栽插樹苗,農戶引為資產的現象。在行洪河道內種植林木和高桿作物會妨礙行洪,影響河勢穩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
發現此事后,街道河湖辦立即組織人力查清事實,追蹤處理過程,限期整改。結合街道實際,與村、隊、社區對洽后,迅速行動,研究工作方案。工作人員與河道巡護志愿者趕赴內荊河各路段、一有發現,便將栽插樹苗拔除,堆至一旁,聯系相關村社區負責人,運走樹苗。村社區志愿者也走訪農戶,宣傳《湖北省湖泊保護條例》相關政策。
目前,內荊河湘口街河湖段違規栽插的樹苗已全部清除,河湖辦與村大隊工作人員協調處理栽插樹苗回收。
河湖辦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河湖辦將與城管、村大隊社區密切配合,加大宣傳、加強引導、強化協作,聯動治理,讓河道整治可持續,生態文明有保障。
循環利用 力促經濟增長點
招商引資工作對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結合湘口街農業茬口作物秸稈堆積較多、利用率較低等現狀,湘口街道擬循環利用農業廢棄物,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成綠色經濟新增長點。
一季度,湘口街道與農發投公司、武漢太初道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就在湘口街道建立生物基復合材料基地,生產購物袋、打包餐盒、一次性餐具等達成合作意向后,湘口街道主要負責人著力完善生物基復合材料原料供應方案,多次來到一冶農場洽談秸稈收集轉運、設備投資管理與立項申請,優化項目細節。
湘口街道主要負責人表示:“秸稈問題普遍存在,對于循環經濟,我們要提前謀篇布局,打通收集、轉運、加工各個環節,用科技強化經濟發展。希望盡快建立生物基復合材料基地,引進企業、帶動就業,讓湘口街道繼續煥發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