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王榮海
通訊員 孫曉
實習生 方茜 程欣悅
去年,武漢優化再造市、區兩級重點事項審批流程,實現平均辦理環節、申請材料、辦理時限、跑動次數分別壓縮至3.17個、2.5份、2.46天、0.08次。武漢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近日出爐。今年該局將持續深化政務服務改革,高水平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優化再造行政審批流程。
“一網通辦”數據共享,800余項實現“掌上辦”
2021年,武漢市政務服務大數據局積極履行推進法治建設職責,健全法治建設工作機制,大力開展法治政府創建活動,完善依法行政體系,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完成新一輪市級依申請和公共服務權責清單。深入開展全市行政權責清單清理,督促市直各部門圍繞重點區域和事項再取消、下放、優化一批行政權力事項。開展容缺審批后跟進監管專項治理。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
2021年,武漢市政務服務大數據局服務發展大局,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持續精簡優化辦事流程。優化再造市、區兩級重點事項審批流程,實現平均辦理環節、申請材料、辦理時限、跑動次數分別壓縮至3.17個、2.5份、2.46天、0.08次。實施“一業一證”改革。印發《關于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實施“一業一證”改革的通知》,推進武漢市首批15個行業“一業一證”改革。
加快“一事聯辦”。據系統統計,平均每個主題涉及跨部門、跨層級事項4.11個,涉及材料14.27個,減少辦理時限11.82,壓減率為60.90%;減少申請材料9.18份,壓減率為39.16%;減少辦理環節8.62個,壓減率為75.17%;減少跑動次數3.75次,壓減率為80.15%。
提升“一網通辦”服務水平。實現市、區4624項數據共享,一體化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機上線高頻事項314項,800余項實現“掌上辦”。
提高“跨市通辦”能力。實現企業開辦、婚姻登記等高頻事項“全市通辦”200余項。武漢城市圈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跨市通辦”事項分別達319項和120余項。
打破區域限制,不斷擴大全市通辦事項覆蓋范圍
2022年,武漢市政務服務大數據局將持續深化政務服務改革,高水平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優化再造行政審批流程。對標國內先進城市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最優標準,持續開展“五減”行動。對涉及服務企業、經濟發展等類別審批服務事項,進一步加強部門協同聯動、數據共享,減少審查環節、壓縮辦理時間、提高審批效率。健全入駐事項目錄清單管理制度,完善事項清單動態調整管理機制,確保線上線下辦事指南要素統一。
深化“一事聯辦”。拓展“一事聯辦”事項覆蓋范圍,聚焦教育、就業、醫療等涉企涉民高頻事項,持續拓展“一事聯辦”事項覆蓋范圍,實施“六個再造”重塑業務流程。
拓展“全市通辦”事項范圍。聚焦就業、醫療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打破區域限制,不斷擴大全市通辦事項覆蓋范圍。提升“跨域通辦”服務能力。聚焦戶籍、交通、醫療等領域,進一步拓展“跨市通辦”事項覆蓋范圍,支持“異地代收代辦”“自助辦”等多種服務模式。發揮武漢地域優勢,與長三角、珠三角等更多城市開展“跨市通辦”合作。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嚴格督促各區各部門落實“清單之外無審批”,動態調整監管事項“一張清單”。積極推進行政備案事項改革試點工作,深入清理隱形審批。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更大范圍推動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深化“一業一證”改革,在全市范圍內實現“一證準營、一碼亮證、全市通用”。開展好“容缺審批后跟進監管”工作,著力優化審管銜接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