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黃琳、熊萬東)“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3月9日襄陽市襄州區農技推廣中心相關負責人及工作人員奔赴田間地頭,就耕地非農化及農業高效化種植利用展開調研。
調研現場。通訊員供圖
首先來到位于襄州區雙溝鎮八里岔村的三葉園林基地調研耕地非農化情況。通過實地調研,三葉園林基地是2018年區政府引進的苗圃企業,占地5500畝。該企業立足于襄州區,服務于襄陽市,經過多年培育,基地現種有梅花、櫻花、紫薇、海棠等十幾個市場緊俏品種,四季都能賞花。該基地通過品種推廣、技術培訓、銷售服務等多種方式“苗旅”結合,吸納就業服務“三農”,不僅帶動了當地苗木產業發展,也成為雙溝鎮脫貧奔小康的綠色銀行。由于耕地非農化政策的實施,企業發展遇到瓶頸,調研中就土地集約化利用和企業轉型升級給企業提供合理化建議。
調研現場。通訊員供圖
調研組一行還前往位于襄州區張家集鎮何崗村的湖北綠神農業科技公司,就農業高效化種植利用情況展開調研。據悉,該公司以種植業為基礎,以優質糧生產為重點,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一體化模式,主要開展“水稻+油菜”良種繁育、“稻鴨共育”高效種養、“水稻+大球蓋菇”高效種植模式示范,同時也是水稻綠色防控示范基地。產量從原來的幾千斤發展到現在的25萬多斤,產值每年達到將近200萬元左右,帶動張家集鎮何崗村17個脫貧戶發展種植面積將近25畝左右,實現了產業脫貧致富,帶動張家集鎮及周邊地區農業發展。
下一步,調研組持續關注耕地非農化及農業高效化種植,積極整合調研材料,形成調研報告,為助力鄉村振興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