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慶
通訊員 黃晗 劉玲
近期,黃鶴樓系列文創風格系列卡片風靡武昌人的朋友圈,它憑借浪漫紀實的畫風和對轄區悠久歷史和厚重文化的完美展現,引得眾多居民競相收藏。
武昌區黃鶴樓街作為白云黃鶴故鄉,周邊有梳妝臺、八卦井、勝象寶塔等多達37處文化遺址。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為保護好這些歷史文化遺產,2021年9月,黃鶴樓街道組織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以“探尋歷史文化印記 重展千年古城魅力”為主題的專題聯組活動,大家齊聚一堂為打造轄區文化品牌出謀劃策。
“利用歷史資源,打造特色片區,形成一批打卡點”這一建議,也正是在這次活動中提出的。如今,這個想法被武昌區開展的“三聯一共”活動實現了。
3月8日,參加過該活動的人大代表、武漢光合經緯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余丹主動聯系黃鶴樓街道,提供了這次獨具街道社區歷史文化特色的卡片設計。
以黃鶴樓為中心,武昌古城九城門圍繞,千年武昌在眼前緩緩展開。歷經數次重修、千年洗禮,形成九門相連、黃鶴屹立的巍然景象。黃鶴樓街道各社區鮮明的地標建筑和所蘊含的過往故事被一張張卡片生動再現。轄區居民的文化自豪感迅速迸發,大家開始自發宣傳,吆喝親朋好友前來感受武昌古城的特色魅力。
近年來,武昌區以古城建設為抓手,厚植古城氣質,持久彰顯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3月8日,《武漢市文化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規劃》指出,武漢將以重要城市文化空間和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為節點,依托各區優勢、緊盯發展大勢,規劃形成文化產業發展“一核、一軸、兩帶”總體布局。在武昌片區,重點推進武昌古城片區核心區蛇山北坡、斗級營片、農講所片、東西城壕片、曇華林片改造,集中展示楚文化、辛亥首義文化、學府文化等,通過文化業態豐富與創新,帶動城市保護與更新有機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