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湖市龍口鎮套口村,被稱為“長江干堤第一閘”的套口進洪閘如長龍靜臥。
作為洪湖東分塊蓄滯洪區重要控制性工程,套口閘寬605米,44個閘孔,設計流量8000立方米每秒,比荊江分洪區北閘設計流量更大,是目前長江干堤上規模最大和進洪速度最快的閘口。建成后,套口進洪閘將在非分蓄洪時擋御長江洪水,分蓄洪時作為行洪口通道開閘進洪。
3月11日,記者在套口進洪閘左岸的堤頂公路上看到,一輛小型灑水車正來回對覆蓋在混凝土路面的土工布澆水保濕,“正在對混凝土路面進行養護,讓其形成足夠強度,保證堤防安全。”湖北水總套口進洪閘項目部副經理童巖向記者介紹,混凝土需要恒溫恒濕的環境。
“整個工程目前已進入煞尾階段。”童巖介紹,套口進洪閘主體工程于2021年1月完成擋水試驗,兩岸連接堤、閘門擋水情況良好,目前主要進行進洪閘左右岸堤頂公路的混凝土澆筑和養護,預計3月30日完成工程驗收,“汛期將以強勁之姿抵御洪水。”
省洪湖分蓄洪區工程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洪湖東分塊蓄滯洪區的主要功能相當于把長江的超額洪水,裝在蓄洪區的水袋子里面,而套口進洪閘的主要作用類似水龍頭,保證洪水來襲時,能靈活地進和關,緩解長江以及河道過流能力不足的問題。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艾紅霞、通訊員孟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