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慶
通訊員 林建武
陽春三月,武漢市黃陂區羅漢寺街北新村,田間機器轟鳴,大型機械正在加緊平整土地,村民或在修剪樹枝或在拔除雜草……近2000畝地正在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這些土地都將用于發展規模化、集約化、智慧化的現代農業產業。
在北新村,過去大多數土地處于“零碎狀”,傳統種植業也主要是一家一戶、單打獨斗的原始經營方式。隨著進城務工的情況越來越普遍,這些“零碎狀”土地也漸漸變成了雜草叢生、無人種植的荒地。為切實解決土地利用瓶頸問題,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積極謀劃,主動申報,推動北新村成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點。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荒地變良田,“沉睡資產”正煥發新機。
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一手抓對外招商引資,一手抓對內土地流轉,積極推動項目“簽約即拿地”“拿地即開工”,北新村憑借優勢的地理位置和優質的土地資源,吸引了一批種植大戶、涉農企業進駐創業。
3月11日,北新村引進的長宏集團所承包的110畝地(一期)率先動工,用于發展現代農業果樹種植項目。
村民們在項目地里忙活了起來,“現在流轉出去統一經營,我可以先到項目上打工,掙點錢貼補家用,然后再出去做事。”北新村村民殷師傅說。
據武漢市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長宏集團項目一期工程預計能容納上百位村民在家門口打工創收。下一步,北新村將全力保障高標準農田建設順利完工,持續做大做強現代高效農業,激活村集體經濟,讓老百姓充分參與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