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李晗)妙齡女子從未來過“大姨媽”,被查出先天性無陰道和子宮。如果無法得到有效治療,不僅無法生育,連正常的家庭生活也難以擁有。醫生操作手術機器人,巧用結腸再造陰道,助她恢復女兒身。
25歲的王女士家住隨州。8年前,由于她從沒來過“大姨媽”,母親以為她得了婦科病,于是陪她到醫院就診,B超結果為子宮未顯現,被診斷為無陰道、無子宮。醫生告訴她今后不能生育,過正常的家庭生活都很困難。當時,媽媽認為王女士年齡較小不必急于治療,王女士本人也覺得自己除了沒有月經外,與其他女孩子沒太大不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才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病對她意味著什么,面對自己喜歡的異性追求,她也不敢答應,心理負擔越來越重。今年2月底,她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就診。婦科主任張蔚教授和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錢群教授會診后,決定實施創傷最小的單孔腹腔鏡乙狀結腸代陰道手術,并精心為她設計了手術方案。兩天后,醫生通過操作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在單孔腹腔鏡下截取王女士體內15cm左右的結腸,并成功用結腸再造陰道。手術過程精細而且出血少、創口小。3月11日,王女士康復出院,可以擁有正常女性的社會生活。
張蔚教授表示,先天性無陰道因胚胎時期發育成子宮和陰道的苗勒氏管未腔化所致,發病率為四、五千分之一,多在青春期后無月經來潮或新婚時才被發現,患者一般心理負擔較重。通過手術機器人實施單孔腹腔鏡手術,術后臍孔的瘢痕具有隱蔽性,幾乎不留手術痕跡,從而讓患者獲得更好的心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