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項目一期就可以完全交付,具備投入使用條件。不久后,周邊小區、寫字樓和商業綜合體的制冷、制熱,都將用上清潔能源。”3月10日,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啟動區能源站項目建設現場,80多名工人奮戰正酣,中法投公司工程管理一部副部長張浩信心十足。
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啟動區能源站項目位于蔡甸區,是武漢首座獨立建設的大型區域分布式能源站。項目總用地面積近2.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3600多平方米。一期工程投資2.4億元,由8臺大型空氣源熱泵,以及一棟集辦公室、設備廠房于一體的主廠房構成,一期項目投用后,供能面積將超過103萬平方米。
在廠房外,8臺大型空氣源熱泵已經全部安裝到位,挖掘機正在進行場外配套設施施工。這些空氣源熱泵設備,可以通過在冬季吸收空氣中的熱能,夏季反向利用空氣對外散熱,實現對周邊區域的冬季供熱、夏季供冷。
廠房大門旁,一排太陽能發電板沿路排列。“不久后,這些太陽能發電板就將布滿主廠房的屋頂,構成屋頂光伏發電系統,未來將配合燃氣發電系統,滿足能源站內大部分站內用電。”張浩說。
在廠房內,設備安裝已基本完成。燃氣三聯供系統、離心制冷機、燃氣鍋爐系統等“高精尖”設備,將與空氣源熱泵、屋頂光伏發電系統形成多能互補,在用能高峰期,利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形成補充。
廠區外,傳輸冷熱能量的熱力管網,正沿著地下管廊和周邊路網向附近的區域延伸。目前,新天南路地下綜合管廊熱力管網布設工程已完工85%,4月將啟動知音湖大道和新天北路段的熱力管網布設。
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啟動區能源站,采用了多國先進技術和設備優化能源管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在能源站一期項目周邊,環繞著中建中法之星、知音城還建社區、黃陵還建社區等居民小區,以及一批商務寫字樓和商業綜合體。未來,這些居民小區和建筑可以享受到來自能源站源源不斷的冷熱能源供應,能源綜合利用率將超過80%。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成龍 通訊員 孫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