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周浩 李賢誠
視頻剪輯 向瑩
從廣東惠州到浙江臺州,這條回家路,被拐男子徐劍鋒盼望了31年。
1200公里的路程,從拂曉到黑夜,徐劍鋒離家的距離越來越近。
但令人惋惜的是,他的母親楊素慧已于5年前因病去世,抱憾而終。此前,楊素慧獨自尋子26年,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她還為兒子哭瞎了一只眼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最大的希望依然是能聽兒子再叫一聲“媽媽”。
男子被拐31年母親抱憾離世
自從得知自己的親生母親就是楊素慧,近一個星期來,徐劍鋒每天晚上徹夜難眠。他沒有想到,自己微信好友列表中的這位已經過世的“楊阿姨”,竟然真的是自己的生母……
1991年夏天,楊素慧4歲的兒子徐劍鋒在廣州被拐,之后她與丈夫離婚獨自尋子,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她為兒子哭瞎了一只眼睛,此后又罹患肺癌,她帶著藥瓶繼續尋親,要與死神賽跑,希望在倒下之前找到兒子。
2017年1月,尋子26年的楊素慧不幸抱憾離世。此后的5年里,楊素慧生前的尋親好友及志愿者接力尋找徐劍鋒,“曙光”終于在2022年3月出現,警方正式宣布,經過DNA比對,楊素慧和徐劍鋒符合生物學母子關系。
徐劍鋒說,他想過尋找親生父母,也一直盼望親生父母找到自己。6年前,他曾經看過關于楊素慧生病后仍在尋子的新聞,他也覺得照片里的小孩很像他,他聯系過相關人士,當時很想去找楊素慧,不管他是不是她的兒子,都想叫她一聲媽媽。
令人唏噓的是,徐劍鋒當年加上親生母親楊素慧的微信后,因一些體貌特征沒對上,雙方錯過相認。2017年,徐劍鋒在一天夜里突然醒來,看見一條信息出現在朋友圈,仔細一看,原來是“楊阿姨”走了,他覺得心頭很酸,回復了一條評論:“楊阿姨,一路走好。”
“直到現在,我才知道當年我想喊媽媽的人,真的是我的媽媽。”徐劍鋒心里后悔萬分。
尋親家長一路同行
楊素慧于2017年病逝后安葬在老家浙江臺州。在尋親成功后,徐劍鋒最牽掛的事兒,就是希望能夠早日到母親墓前祭拜,他決定3月13日從自己生活的廣東惠州出發,前往臺州。
在前往老家臺州的前夕,徐劍鋒在短視頻平臺上分享了自己從小到大的照片,這里面包含他年少時的玩伴以及相伴至今的愛人。但被拐的31年里,親生父母在他的成長經歷中一直處于空白。
徐劍鋒已無法憑記憶拼湊出對母親楊素慧的印象,他曾經無數次想象,媽媽是很疼自己的,不會讓自己受委屈,他無論怎么想,也想象不出媽媽的樣貌。但在他的想象中,媽媽的聲音一定很溫柔。徐劍鋒說,6年前,他主動聯系楊素慧時,聽過媽媽的聲音,很慈祥。
3月13日早上6時30分許,天剛蒙蒙亮,尋親家長孫海洋、李芳、鄭進偉以及志愿者燕子等一行十余人在惠州集合,他們此前就約好,一定要將楊素慧大姐的兒子徐劍鋒平安送到老家。孫海洋說,多年前他就一再告訴楊素慧大姐,她的兒子徐劍鋒一定能找到,“今天,我們這些尋親家長們將帶著徐劍鋒回臺州見親人,讓劍鋒在墓前告慰他的母親。”
一路上,徐劍鋒和身旁的志愿者不停與網上其他尋親的家長連麥互動,幫助他們轉發擴散尋人信息。
“我小時候是單眼皮,現在是雙眼皮,親生父母個子都不是很高,但我現在一米八幾,時隔三十來年,變化太大了。”徐劍鋒叮囑尋子家長們,找孩子一定要簡單明了地說出突出的特征,不要講太大眾化的東西,這樣才能方便大家記憶、尋找。
從拂曉到黑夜的回家路
當天下午,志愿者雪人和徐劍鋒進行了視頻通話。志愿者燕子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雪人是經她介紹與楊素慧大姐相識的,看望楊素慧時,燕子經常叫上雪人一起,后來雪人和楊素慧也成了好友。
雪人記得,初見楊素慧時,其狀態還不錯,但有一只眼睛因長年哭泣而呈現出紅色。因被楊素慧尋子故事打動,雪人此后經常幫助楊素慧尋子,在楊素慧住院期間,雪人連續多天到醫院照料她。視頻那頭的雪人表示,看到劍鋒找到媽媽了,她已經沒有遺憾了。
“夜深了,寶貝你怕不怕黑。天冷了,寶貝你在哪里睡。你的臉上是否掛著無助的淚……”雪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這首寶貝回家主題曲。志愿者燕子說,她們尋找徐劍鋒時,經常唱起這首歌曲。楊素慧生前,為沒找到的徐劍鋒過了最后一個生日,當時也唱了這首歌曲。真摯的歌聲從手機里傳出,車內眾人眼眶漸漸濕潤。
在車上,徐劍鋒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剛開始知道尋親成功的消息時,他控制不住內心的情感,遺憾、心酸等各種滋味涌上心頭,他好幾天睡不著,夜里就寫文字思念母親。日子一天天過去,他覺得生活還是要繼續,不能一直哭,需要振作起來,找到家人是好事,好好生活才是回報母親的最好方式。
從拂曉到黑夜,載著徐劍鋒的車輛還在向家的方向駛去,截至極目新聞記者13日晚8時許發稿,徐劍鋒回家的距離已越來越近。他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路不遠了,心更近了,沿路的風景一直都很美。他的親人已經在臺州安排好了,迎接自己回家,一路上非常感謝尋親家長、志愿者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