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春暖花開,萬物生長,正是種植的好時節,記者來到長沙瀏陽市棖沖鎮新南橋村中藥材種植基地,到處可見村民們忙碌的景象。種藥材、制藥材(賞花、曬果)、賣藥材,最后產生收益,新南橋村的中藥材產業+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初現雛形,為了搶占羅漢果種植最佳時期。志愿者們來到藥材基地鋤草、搭固定架、施肥,雖然忙得滿頭大汗,還不忘向師傅們請教搭架的注意事項和藥材種植的技術。
“我們隊上有四畝的閑置農田,經過村委會前期的培訓,我和組上人商量,開墾出來,跟著村上種植羅漢果,有簽約公司包種苗、包技術、包回收,沒有什么后顧之憂,又可以為村上的產業發展出點力。”正在地里干活的志愿者劉俊全笑著說道,仿佛看見了羅漢果豐收的場景。“我們這片是中藥材示范種植基地,種了牡丹、芍藥、玉竹等藥材,試點成功后,再以‘村集體+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在全村大面積推廣,新型產業培育成熟后,將取代落后產能,盤活閑置資產,實現散小食品加工業的轉型升級,實現農民增收,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現在種的羅漢果到十月中旬就能收果,預計每畝毛收入可以達到10000元。”新南橋村黨總支書記李扶敏拉著特地從長沙趕回來參加志愿活動的飯店老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