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近尾洲鎮的教育面臨著‘四最’的情況,我們是全縣最偏遠的鄉鎮(距離衡南縣城50多公里),最讓人感動的是教師們堅守在這塊土地上的教育初心,最令人驕傲的是孩子們的學習成績一直穩居全縣前列(2018年獲縣質量騰飛獎、2019年獲縣人才培訓基地獎、2020年獲縣教育質量良好單位,2021年在鄉鎮聯合學校中獲縣績效考核第二名并獲評為優秀單位),最讓人關注的是留守兒童的關愛問題。"衡南縣近尾洲聯合學校校長謝昭學介紹。
衡南縣近尾洲聯合學校現有3個校區,服務范圍覆蓋18個行政村,共有學生1422人,其中留守兒童有895人占比62%,是全縣留守兒童占學生比重較高的聯合學校。
"教育就像彈鋼琴,鋼琴師的一雙手要面對著黑白相間的琴鍵,而教師則要面對著性格各異的學生。我們鄉鎮的留守兒童比例較高,老師們的工作強度比較大,在長期以來的實踐摸索中,我們推出了一套被老師和家長們親切地稱為‘654321音符’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模式。"謝昭學說。
建檔立卡"六維圖"
"關愛留守兒童,不僅要關注留守兒童的‘共性’問題,更要關注留守兒童的‘個性’問題。"近尾洲聯合學校初三年級班主任兼心理教師劉伶俐,講述了這樣一個案例——
李俊(化名)的父親是一位殘疾人,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了,他的性格非常好動,且易怒易沖動。在這種極端的家庭環境里,李俊在校園里經常抵觸老師,且厭學、叛逆、逃課情況屢有發生。
然而,像李俊這樣的學生,在近尾洲聯合學校并不是個例。
面臨超過六成比例的留守兒童數量,近尾洲聯合學校按照"人手一本登記冊"原則建立留守兒童工作臺賬,圍繞留守兒童的性格、興趣、學習、思想、心理、品行六個方面情況進行建檔立卡,包括家庭情況、家長相關信息、監護人信息,并實行動態管理制度。
"我們通過校園篩查、校園懇談、心理健康輔導等方式,建立全鎮留守兒童‘六維’圖表,讓教師對每一位留守兒童進行了解,既提高了服務留守兒童的精準性,更做到了關愛留守兒童‘一個都不能少’。"劉伶俐說,"正是因為建立了‘六維’圖表,在充分掌握了李俊的‘六維’情況后,我多次邀請他到學校心理輔導室進行交流,他也終于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并悄悄與我定下了自身的‘改變計劃’,現在的他學習成績已經在班內名列前茅,徹底從以前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搗蛋鬼’變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分類施策"五必訪"
通過家訪的方式,持續加強與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溝通銜接,是近尾洲聯合學校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去年暑假,老師和村干部在我家進行了家訪,還給我帶了小禮物,在跟爸爸視頻的時候,特意表揚了我在班里為同學們輔導作業的事情,我開心極了。"陳君(化名)是近尾洲聯合學校主校區初三年級172班的一名學生,由于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她從小跟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自從進入校園以來,感受到老師關愛和鼓勵的陳君,總是保持著一縷明媚的笑容,一直擔任班級學習委員的她,對于班上的學困生,她總能拿出十足的耐心和熱情,為同學們輔導和講解。
"我們把所有留守兒童按照祖輩監護、父親或者母親監護、親戚監護和獨自生活五種情況進行分類,并根據其自身情況,通過教師與鄉鎮、村干部進行聯合家訪,一方面可以實地為留守兒童家庭解決一些生活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與監護人的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謝昭學說。
據悉,近年來,近尾洲聯合學校每學期定期開展2次家訪,所有留守兒童家訪實現全覆蓋,參與家訪的教師達到2700余人次。
精心開展"四大活動"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要從黨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做有志氣的人。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要從百年黨史中汲取自信的力量,做有底氣的人。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要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斗的力量,做有骨氣的人。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要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創新的力量,做有朝氣的人。"2022開學之際,近尾洲鎮的學生們通過網絡"校聯體"的視頻點播,一同收看了衡南縣委書記胡果雄在"全縣思政大課堂"時的講話。
"我們圍繞豐富和拓展留守兒童們的課余生活,逐步形成了以思政教育活動、文體活動、聯歡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的‘四大活動’。"作為聯合學校黨支部書記、思政教師,謝昭學一直在思考如何進一步豐富留守兒童們的課外生活。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醫生,因為在新冠疫情突然爆發的時刻,是我們國家所有的最美醫護‘逆行人’守護了大家的健康,我們才能有現在這么穩定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
這是近尾洲聯合學校蒸市校區五年級三班的學生王倩(化名)在參加全校演講比賽時的講話。作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曾經性格極為內向的她,通過參加學校各種活動,逐漸找到了展現自我的"舞臺",也收獲了不少來自同學中的"粉絲"。
"讓留守兒童敞開心扉,擁抱每一縷陽光,是我們所有老師的夢想,為此,我們在校園內定期開展雛雁心語、讀書征文、演講競賽、‘網聯家話’‘心隨我畫’等活動,旨在進一步豐富留守兒童們的精神生活,切實解決留守兒童家庭監護不足、親情缺失、心理脆弱、畏懼表達等問題。"近尾洲聯合學校常務校長謝光輝說。
全力打造"三支隊伍"
"同學們好,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希望同學們新的學期有新的成長,在學校里面健康開心度過每一天!"
開學伊始,"衡南家長"留守兒童服務志愿隊的5名志愿者早早來到了校園,與學生們一同打掃了校園和教室,對他們噓寒問暖,詢問他們學習生活上遇到的困難,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并贈送了他們精美的小禮品。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扎下根......"一曲《中華孝道》在課堂里徐徐傳出,近尾洲聯合學校蒸市校區三年級音樂教師劉歡,正通過歌曲教學的形式,為孩子們上了一堂飽含深情的"孝順父母,讓父母放心"的親情教育課,并手把手教同學們如何寫好給父母的一封信。
"關愛留守兒童,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通過黨員干部、學校教師、社會力量的‘三維融合’,才能真正實現黨政‘穿針’、學校‘引線’、社會‘結網’。對此,我們責無旁貸。" 近尾洲鎮黨委書記唐成在采訪中說道。
據悉,通過近尾洲黨委、政府和聯合學校共同發起倡議,先后共組建了"衡南家長"留守兒童服務志愿者隊伍、校園留守兒童關愛教師隊伍、村(社區)婦聯干部關愛隊伍三支留守兒童關愛團隊,總人數達2146人。
充分利用"兩個假期"
"防溺水、四不準、牢遵守、定安穩...... "這是近尾洲聯合學校在開展防溺水安全宣傳時為全體學生編寫的防溺水"三字經",現在已經成為了廣大學生耳熟能詳的防溺水知識。
"寒假和暑假對于大部分中小學生來說,是放松、調整的好時期,但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卻有可能成為一個安全監管的‘真空期’"。采訪中,衡南縣教育局副局長謝少春語重心長地說。
"我感覺學校領導在關愛留守兒童方面是下了大力氣的,我上個學期來參加‘校園懇談會’時提到學校的運動設施不夠,希望多添加幾個乒乓球臺和羽毛球場,孩子告訴我,不到一個多月就全部添置到位,而且是全新的。"2020年末,在近尾洲聯合學校主校區的校園懇談會上,一位留守兒童家長對學校工作進行"點贊"。
近尾洲聯合學校蒸市校區夏泓說:"在校園懇談會上,我們會圍繞校園安全、防溺水、‘雙減’、關愛留守兒童、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政策工作進行宣講,讓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對學校開展的各項工作政策背景進行深入了解,并最大程度聽取教師、學生代表、學生家長或監護人的意見建議,真正實現了學生的事情學生評議、校園的事情在校園解決。我們鄉鎮近10年來,都沒有教師和學生家長上訪的情況出現。"
據悉,自2019年以來,近尾洲聯合學校先后開展"校園懇談會"、防溺水安全宣傳、防溺水工作排查、防溺水安全知識講座、校園防溺水知識競答等系列活動,舉行"校園懇談會"24場,發放防溺水宣傳單4000多份。
用心構建"一個家園"
"媽媽,你看,我正在跟老師一起吃飯,學校的飯菜很好吃。"周末住在學校"雛雁之家"的初一年級學生顏曉東(化名),正通過陪餐老師的手機與遠在廣州務工的母親進行視頻通話。
"學校在周末的時候會有值班老師全天候監護孩子們,他們可以通過值班老師與家人進行視頻通話,校領導和老師們也經常參與對留守兒童的陪餐行動。"正在校園"雛雁之家"中陪同孩子們的值班老師劉啟慶介紹。
"衡陽被稱為雁城,這些留守兒童就像等待展翅高飛的小雁,我們用‘雛雁之家’為名,為每一位留守兒童編織了一個美麗的‘童話’。在這里,老師會與每一位留守兒童同吃同住,社會上很多愛心人士也會不定期來為留守兒童捐送圖書、生活用品等。"
劉啟慶感懷地說:"我相信,在黨委、政府的殷切關懷下,在教師和家長以及社會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近尾洲鎮的留守兒童們必將心中有夢想、眼中有光芒、腳下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