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工作服發黑發臭、豬排落地直接裝袋入庫、消毒環節太隨意、風淋系統形同虛設……這不是什么小作坊,而是江西南昌雙匯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315當天,媒體曝光了行業巨頭存在的嚴重食品衛生安全問題。(據3月15日北京商報)
看了視頻的人都說要吐了,看到犯事的公司很多人驚呆了,即便見識過各類離譜的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對于廣告從小看到大的“雙匯”,竟然衛生環境如此差勁,根本沒有把健康安全當一回事,還是讓人非常震驚,非常憤慨,非常失望。
活體動物自身攜帶大量的微生物,而肉類加工的生產環境開放,生產步驟多,工藝復雜,病原微生物傳染途徑多,所以肉類一直都是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主要傳染源,做肉類加工,環境衛生和清潔消毒應該是重中之重。但是雙匯被曝光的場景,活脫脫就是“擺爛”兩個字,就不說做得好不好了,最基礎的環節都在敷衍,最基本的衛生都無法保障,這樣的加工方式能夠消毒滅菌嗎?這樣的產品吃下去對人體會有多大的危害?不敢想,不愿想,想起來就火冒三丈。
雙匯不僅是全國肉類加工的頭部企業,更是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在一般認知中,越大的企業,流程應該越規范,規則應該越嚴密,雙匯真算是現身說法,打破了這一迷思。原來,消費者的信賴在企業看來根本不算什么,品牌商譽可以和工作服一樣發黑發臭,職業道德可以和“豬排”一樣,掉在地上撿起來就裝袋,看都不會多看一眼,真讓人寒心啊。
大公司都這樣,大家難免會想,那些小公司呢、小作坊呢,會到什么程度?民以食為天,這天是要被這些無良商家整塌了嗎?有人會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心上嗎?真的不能怪大家不放心,想罵人,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也是相關企業對社會最基本的責任和必須作出的承諾,消費者付出了信任,得到了什么?是一次又一次地穿透底線嗎?
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加工無安全衛生環境的,由食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生產者責令改正,不改正的給予罰款,情節嚴重的則吊銷營業執照。而行業巨頭違法,社會影響更為惡劣,不僅是讓自家企業名譽掃地,更是給整個行業抹黑蒙羞,不但侵犯了消費者的健康權益,更是再次動搖了大家對食品安全的信心,應該從嚴從重,加倍處罰。
有句話說得好,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在做企業上,名頭越大,責任也該越大,產品銷量和知名度越高,違法成本也應該越高。對于一些大企業而言,處罰太輕,既缺乏震懾力,也沒有說服力,不足以給公眾交代,也起不到敲山震虎、整肅行業的作用。
建議執法部門迅速反應,及時調查,在法律范圍內,還原真相,公之于眾,并頂格處罰。只有讓這些巨頭們被罰到肉痛,才能促使它們加強自律,做守法合規的表率,而不是店大欺客,帶著整個行業集體“擺爛”。舌尖上的安全能不能守護,就看監管有沒有啃“硬骨頭”的決心和魄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