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胡秀文
據英國《衛報》3月14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出警告,如果與俄烏沖突繼續,今年烏克蘭的經濟可能萎縮35%,沖突將對全球經濟造成“毀滅性”損害。
IMF在初步評估中表示,烏克蘭關鍵基礎設施受損、貿易中斷和難民外流等導致該國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至少下降10%。
報告表示,隨著沖突的持續,局勢仍然非常不穩定,現階段的任何預測都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報告預測烏克蘭的經濟會萎縮25%至35%。評估是通過觀察黎巴嫩、伊拉克和敘利亞等國家的戰時經濟來計算的。
IMF也表示,報告中對于烏克蘭經濟萎縮的估計應該“被視為最低限度”。
上周,IMF向烏克蘭提供了14億美元的緊急資金,這是規則允許的最高金額。但是IMF表示,還需要數十億美元。
報告還指出,烏克蘭面臨“巨大”的人道主義沖擊,有跡象表明全國各地基礎設施遭到大規模破壞,航空和海港已經關閉,靠近黑海的海口城市馬里烏波爾和大部分機場都遭受了重大損失。大量道路和橋梁被毀,交通和物流進一步癱瘓。
報道稱,烏克蘭經濟嚴重依賴出口,2021年該國經濟增長了3%,得益于創紀錄的糧食收成。現在,IMF表示:“在人道主義危機的背景下,預計會出現嚴重衰退和巨額重建成本。”
目前,烏克蘭政府已優先考慮國防和社會支出。盡管許多銀行分支機構已經關閉,當局不得不采取緊急措施,公司仍在納稅,資金仍在通過其金融系統流動。
烏克蘭國家銀行行長舍甫琴科在接受BBC采訪時表示,他們對資金的需求將是巨大的,俄羅斯因制裁而凍結在外國的資產應用于幫助重建該國。
IMF烏克蘭事務候補執行董事弗拉迪斯拉夫·拉什科萬表示:“俄烏沖突時間的延長,除了人道主義和經濟損失外,還將導致全球范圍內的重大溢出效應:糧食安全惡化,能源價格激增和商品加工、通脹壓力上升、供應鏈中斷、難民社會支出增加以及貧困加劇。這場戰爭對全球經濟造成的破壞將是毀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