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縣治則天下安”,基層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鶎幼鳛閲艺嗯c社會運行的交匯點,對上承接各種目標任務,對下集中各類社會問題,治理空間在巨大工作壓力下被不斷壓縮。因此,推動基層松綁減負、明責賦能,對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言,至關重要。
實現基層減負,要回歸治理本源?!柏撜?,恃也?!睖p負并非減去基層職責,而是減去不必要負擔,使基層精力更加集中于治理本身。要推動轉變壓力型治理結構,明確基層工作事項,整合下放考評權力,將事項解決、群眾評價作為考評主要依據,變痕跡導向為績效導向,化上層行政壓力為后方治理推力。要走穩走好群眾路線,突出基層服務和引導群眾的工作本位,建立健全群眾意見、需求處理反饋機制,集中資源完善服務功能,重視和發揮好群眾力量特別是社會組織對基層工作的協助作用。要堅持約束與激勵并重,結合基層實踐正確用好問責“利器”,建立對應的激勵和容錯機制,防止問責泛化、簡化。
實現基層減負,要著重平衡權責關系。權責對等是現代政府運行基本規則,平衡權責關系,推動資源權力下沉,是基層強筋壯骨,解脫負重的首選路徑。要明確事權下放門檻,落實基層職責任務清單管理制度,保障工作任務有序下沉,防止屬地責任無限擴大。要實現任務與資源同步下沉,統籌任務分解與資源配置,在向基層派發工作任務同時配備相應人、財、物、權,并完善相應反饋機制,動態調整資源配比。要建立落實基層與部門間的條塊聯動機制,以“吹哨報道”模式填補“管得著看不見,看得見管不著”的治理盲區,并配套建立“以下評上”機制,賦予基層對部門考核權力,為基層“集權”提供保障。
實現基層減負,要注重利用技術增能。隨著現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術在社會治理中作用日益凸顯,將科技“變量”轉化為社會治理的“增量”,成為實現基層減負的關鍵突破口。要加快信息數據在基層流通利用速率,暢通部門間信息數據溝通渠道,提升社區(村)一級加工、使用權限,做到信息數據“一采多用、一采通用、一采實用”。要實現基層信息化“專才專用”,強化網格員教育培訓,靶向增強信息化工作能力,推動網格隊伍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提高基層信息數據利用質效。要加強“智治”平臺整合力度,嚴格規范各地“智治”平臺設立、運行與基層準入,積極并網現有平臺,緩解基層對接壓力,柔性推動“網辦網管”改革,避免陷入“智治難治”困境。
稿源:荊楚網
作者:李昊楠(宜昌點軍)
責編:詹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