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電纜智能集成化設備電纜敷設工作。記者 鄭一鳴 攝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記者 鄭一鳴 通訊員 王欣)“電纜輸送設備運行正常、側壓力正常、夾緊力正常,監控平臺信號良好,繼續敷設。”3月15日,在武漢220千伏舵落口變電站電纜項目施工現場,國網武漢供電公司華源電力有限公司正使用新型高壓電纜智能集成化設備開展電纜敷設工作。據悉,這也是該套設備首次應用在湖北地區電纜敷設施工工程中。
武漢220千伏舵落口變電站電纜項目即武漢舵落口北部綜合改造220千伏線路改造工程,計劃于2021年11月開工,2022年12月完工,線路全長11.09公里。工程新建的5條電纜線路總長達6公里,其中涉及隧道內電纜敷設超3公里。
高壓電纜智能集成化設備電纜敷設工作。記者 鄭一鳴 攝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華源電力有限公司電纜工程部主任李濤介紹,傳統電纜敷設辦法為采用傳統輸送機配合滑車敷設,光一個電纜施工段面需耗費8-10臺輸送機,并需要大量操作和巡視人員參與。同時,由于隧道封閉,對講機長距離通訊受阻,命令傳達不及時容易使電纜敷設質量受到影響,現場施工安全管理面臨極大考驗。
高壓電纜智能集成化設備電纜敷設工作。記者 鄭一鳴 攝
作為省內電纜敷設的“排頭兵”、武漢地區基建電纜項目的先鋒部隊和主力軍,國網武漢供電公司華源電力有限公司不斷尋找既能降低施工作業風險,又能實現電纜敷設效率與質量的雙提升的途經。經過總結多年來電纜敷設作業經驗,多次實地勘察采集數據,走訪國內多家電纜設備供應商,參與技術支持、進行聯合研發,最終研發出這套新型高壓電纜智能集成化設備。
高壓電纜智能集成化設備電纜敷設工作。記者 鄭一鳴 攝
現場,智能敷設控制系統平臺、視頻語音通訊系統、電纜智能輸送機等多個設備智能聯動,施工現場井井有序。李濤稱,新設備采用的是集成通話裝置,確保了每個敷設節點的人員交流暢通。同時,總控平臺人員可通過顯示屏幕對電纜敷設重要參數、設備運行狀態、人員情況一目了然,出現問題及時處理,施工人員相較初始規劃減少40%,實現了電纜敷設效率與質量雙提升。
據了解,該工程預計五月份完工,比計劃完工時間提前半年。